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考研深度探索:法律硕士报考热度分析

--------------------------------------------------------------------------------
点击次数:3850  发布时间:2009-8-13 13:28:58

  法律硕士在2000年开始不再允许法律专业毕业生报考,当年全国的报考人数只有8000人左右,2004年报考人数增加到3.9万人,截止到2009年,仅北京市法律硕士报考人数就达到7494人,规模越来越大。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法硕这么热门,多年来稳占十大热门专业呢?

  法硕有社会需求

  “首先,这是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霍宪丹说。霍宪丹认为,自从中央明确提出建立法治国家后,一方面各种社会资源都将纳入法制轨道,各种问题都将归结到法律上来解决;另一方面任何法律问题的解决都不再是单纯的法律问题,而是多学科知识的汇集。这就需要大量高层次的应用型法律人才。法律是应用性学科,培养目标主要是应用型人才,法律硕士符合法律学科性质。

  在现行的教育体系中,研究生教育只是培养学术型人才,本科教育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而从司法本身发展而言,司法、立法、执法都需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本科生不能完全满足新形势的需要。而法律硕士均有非法律专业的背景,可以解决复合型人才需求和跨学科的问题。

  广阔的就业背景让法硕走俏

  市场配置也在重新调整专业。原有的高校专业设置衍生很多长线专业学生,他们所学专业未必能理想就业,法律硕士的考试可以把他们转到短线的热门专业上来。

  从专业来讲,我国法律硕士学位的设立也是为法院、检察机关、公安系统培养高级人才。法院高级人才的缺乏在知识产权案件中及著作权案件中尤其突出。根据调查,近几年我国社会情况巨变,也出现了很多涉及各方面知识复杂性很大的案件,单一的法学学科学生所受的职业训练明显跟不上形势发展。如有个案件:一台资企业的车载面粉爆炸,公安部门初步认定是人为,法院也据此对相应的民事案件做出判决,直到后来才有专家做出结论:爆炸是由于面粉颗粒剧烈撞磨擦而引起并无人为因素。这说明,要做好法官一职,复合型知识的法律硕士是很好的人选。近年来,检察机关受理案件中在立案、侦查业务方面也认识到检察官需要多层面的专业知识,将后会吸收大量法律硕士进入检察官队伍。公安部门也同样需要大量有不同知识层面的复合型法律硕士。从法律硕士毕业生自身发展而言,进入公安部门工作大概一年就可以升到一级警司。律师职业专业化更是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律师事务所细分出专门从事知识产权侵权、医疗事故、房地产、产权交易、技术转让、金融与证券等业务。国外律师承担着大量的非诉讼的任务。美国有9万多名法官,100多万名律师,而中国号称有23万名法官,10多万名律师,连1比1的比例都没达到。从就业角度而言,法律硕士既可满足国家的需要,又可满足个人的发展。而且,几年来,法律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比较宽,司法、政府、社会都可接纳,收入也相对较高。

  跨学科综合素质人才需求量大

  当前我国正处于法制建设、政治与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成为贸易大国的高速发展时期,可以想象,跨学科综合高素质的法律专门人才仍将是社会需求的大势所趋,法律硕士走俏也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社会需求行情高涨。

  所有考生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来自民间的声音还传达着法律硕士火爆的另一个原因:公平。一位选择法律硕士专业的考生说“如果我报考其他专业,不可避免要与读这个专业的本校学生一同竞争。如今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教材,如何能保证所有考生都能得到同样的信息呢?可法律硕士是让所有非法律专业学生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所有人的机会均等。”

  新的教育改革给原有专业不理想的考生提供了一个重新选择人生道路的机会,也给未学过法律欲想从事法律事业的有志者提供了一个提高层次实现理想的捷径。以中国政法大学为例,法律硕士毕业生十分走俏,全国各公、检、法等司法部门和国家机关、大型集团公司到学校与当年法律硕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据我国社会学专家预测,在十年内法律硕士毕业生仍是紧缺人才。

 


—— 信息源自:考研教育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