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试题综述与启示

--------------------------------------------------------------------------------
点击次数:3947  发布时间:2009-8-11 11:51:15

   完形填空题型有着极为深远的理论背景。在19世纪物理学重大发现场理论的启发下,德国心理学家柯勒等人提出了格式塔心理学,强调人类认知过程中的宏观性和整体性。1953年,美国语言学家Wilson Taylor基于上述理论,首次提出完形填空这种题型,旨在测试考生利用已知信息恢复不完整语言材料的自然倾向强度,进而考查考生的语言能力。
    
    作为选拔性考试,高考必须具有较高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以及一定的难度。完形填空的重点在于综合考查考生的词汇和语法等基础知识以及阅读和写作等语言运用能力,正好满足了高考的需求。自从1987年首次出现在高考英语试卷中以来,完形填空题型历来都属于高考英语中能力要求最高、试题难度最大的一类题型。
    
    研究历年的各套高考完形填空题,可以从具体的题目之中看出该题型中若干对我们解题非常有帮助的共同特点:
    
    一、从所选文章的角度
    
    体裁上,以叙为主,叙议结合。高考完形填空题的选材多为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记叙文或是叙议结合、以叙为主、富有哲理的论说文,这是和高考考生的语言水平紧密结合的。高考是各级各类英语测试中相对较简单的一种,因而采取了常见体裁中较简单的记叙文作为题目载体。因此,短文一般按照时间线索行文,内部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题材上,选用真实世界中的语言材料,考查考生使用语言进行信息获取和社会交际的能力,对心理问题、校园生活、奇闻轶事等热点话题继续关注,并兼顾高考的公平性原则,不涉及特定地域或人群色彩较浓的不具有一般性的话题。
    
    难度上,基本与现行高三教材相当。字数上,完形填空短文词数在240——320之间。
    
    二、从所挖空格的角度
    
    首先,该题型所选短文一般无标题,但首句通常不设空,目的是让考生熟悉语言环境,迅速进入主题,对文章有宏观和整体性的把握,建立正确的思维导向。正文中通常挖去20个词(组),平均每14词挖一个空格,通常不会出现两个空格前后相连或同一句子挖空超过三个的情况。
    
    其次,挖去的词汇以实词为主,虚词为辅。语言分为形式和内容两方面,而完形填空题多重视考查语言的内容,这是与承载具体信息的实词紧密相关的。在高考对具体语法规则不断淡化的趋势下,常与语言形式即具体语法条目相关的虚词数量不断下降,目前仅在3个空格左右。
    
    最后,具体挖空的时候遵循重复原则,即挖去的词通常都在保留的上下文中给出解题的线索。并且,某特定空格的解题线索多不在本空格所在的句子,或上一句或下一句,或上几句或下几句,所以我们在考场上应逾越空格所在的单句,结合更宏观的上下文来解题。
    
    三、从所拟选项的角度
    
    同一空格所对应的四个选项一般是同一词性,或在句子中充当同样的语法成分,这个拟选项时所应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在完形填空题中,具体的语法规则不再是考查重点,更强调的是辨别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异,考查考生对上下文的理解,要求考生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做出选择。所以,所拟出的四个选项往往在语法方面都能成立,错误选项多半可以和空前、空后的文字形成某种考生非常熟悉的固定搭配,具有很强的干扰和迷惑作用。针对这种情况,考生们在解题过程中就更要紧抓文章主线,站在语篇的高度综合处理各选项的取舍。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在备考高考英语的完形填空部分时,应注意以下三方面:
    
    一、语感的培养
    
    首先,不承认语感的存在,否定语感在完形解题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客观的。既然语感对解题可以形成有益的帮助,我们就要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语感。但是感觉这个东西说起来虚无缥缈,如何培养和提高呢?语法可以分成句法和词法两部分,受此启发,我们也将语感这个东西一分为二,拆开变成句感和词感。
    
    文章可以看成纵横两个维度构成的,单句内部各成分有着横向的联系,而不同句子中各相同词性的词之间也有某种纵向的联系,这两类联系正好是对应句感和词感。所谓句感,可以通过梳理并分析句子内部不同成分的之间的关系来提高:把完形文章中各个句子独立出来,进行详细的语法分析,体会不同成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而对各成份如何构成句子有所把握;所谓词感,可以通过寻找并揣摩文章中各个句子之间相同词性的单词之间的联系来提高:把完形语段中所有已知和未知的同词性词汇找出来,体会他们的共性特点,进而对整个一类词都有所感悟。也就是说,在练习的时候,只要坚持对每种词性的单词,对每种结构的句子都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思考,语感就会有与日俱增的提高。
    
    二、规律的总结
    
    纵观历年各地英语高考完形填空真题,会发现有些词汇和语法点是命题组所特别偏爱的,例如名词里的voice,形容词里的surprise,副词里的again,动词里的continue,经常出现在选项之中,且多为正确项;而与之相对的,有些例如一些基本名词则几乎不会在试卷中出现。这说明,词汇表中几千单词并不是都同等重要,都要一一掌握详细的意思和用法的。总有一些单词是命题组偏爱的,总有一些是经常出现在高考试卷上的。如果我们在备考的时候能知道哪些词是经常出现的,对其额外的多加操练,就提高了备考的效率,无形节约了时间,为自己增加了竞争力。那么,那些词是命题人常用惯用的词呢,又有谁知道呢?
    
    其实很简单,历年真题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样本。高考真题是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最真实的体现和最权威的诠释。通过对历年真题的观察、归纳和总结,我们就能够看到一些共性的现象,而这就是所谓的规律。很多同学总是很迷信什么类似三长一短选一短,三短一长选一长,两长两短蒙C的所谓的规律,其实如果自己开动脑筋,也可以自己从历年真题中找到一些规律的。怎么找呢,你把历年真题翻来覆去地看熟读透,然后把一些近似的题目归纳到一起,把具体的微观的差异都忽略掉,找出一些抽象的宏观的共同现象,这不就是规律么。真正会学习的人要学会自己去寻找规律,而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是最有效也最有说服力的。真正的强者要善于向内寻求力量。
    
    三、省力的捷径
    
    背诵,是最好的最有效的解决方案。笔者在新东方的高考课堂上经常布置给同学们一个任务:在离开新东方之后,高考到来之前,每周背一篇完形填空的真题。从1996年开始,到现在不过数几套卷子,每套题中的完形填空就二三百字那么短短一篇。完形填空的文字因为其内部有复杂的关系、精妙的结构、地道的表达,是高考试卷中最有价值的语篇,远比很多同学背诵的《新概念》更有效率和针对性。在没有时间和水平充分开发真题价值的时候,背诵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如果能把这数十几套真题或从中挑选出二十篇左右的语段背下来,完形填空对你来说将不再是什么困难或障碍。而且,从真实语段中积累的词汇、句型都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变成自己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在再次面对完形的时候能够从容不迫游刃有余,而且在书面表达的时候更能给自己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原材料。
    
    反复朗读高考真题以至熟能成诵,不失为一个效率非常高的完形备考策略。
  
 


—— 信息源自: 人民日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