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多种多样的关系和各种各样的矛盾,这些关系如何理顺,矛盾能否得到解决,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健康发展。
中学各项管理的成败,取决于学校决策层、执行层、实施层三个层面上运行机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协调性和运行方向的一致性。理顺这三个层面的关系,正确解决好这一矛盾,是各项工作高效运行的关键。
作为学校管理者,一方面决策要有科学性和前瞻性,另一方面执行要有力度,实施要“实”。在学校上下形成用制度管理事、用制度管理人的良好局面,充分调动学校各个层面的积极性,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使学校各项工作都能健康快速发展。
每个教职工在学校中都有各自的职责所在,无论是教书,还是参与学校管理,都在尽力争取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得更好,由此形成相互的竞争局面。这时学校应该充分利用这种积极因素,建立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这样才能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并使教职工发挥主动性,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在学校管理中,坚持常规和改革创新是既相对立又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坚持常规,就是指坚持前人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总结遗留下来的好的管理制度、好的传统习惯、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良好的作风以及教育教学秩序等等,这是一所学校的文化底蕴,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所在,是今后进一步搞好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校发展的基石。坚持改革创新,要把这种思想充分体现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处室后勤服务等各环节中,从点滴做起、注重新意就是创新。在具体工作中要注重方法和策略的改进,提高效率就是创新,勇于进取、精益求精地搞好各方面工作。在学校管理中,把坚持常规和改革创新对立起来是片面的、错误的,改革创新要在坚持常规的基础上进行,不能把改革创新理解为全盘否定、标新立异。背离常规和实际的标新立异,极有可能违背客观规律,产生假、大、空等不切实际的现象。因此,在坚持常规的基础上必须创新,否则学校就会缺乏活力,就会丧失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并不是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素质教育是一种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完美统一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的。从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心理素质来看,人是一个整体,是知、情、意的统一,与这三方面相对应的,是人追求真、善、美这三种价值。知,追求真;意,追求善;情,追求美。对于学生来说,这三种心理活动、三种价值追求,要通过三种教育活动来实现和满足。相对于科学,主要是智育;相对于道德,主要是德育;相对于艺术,主要是美育。作为学校管理者,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应积极主动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开展,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而且也有利于提高我们所追求的“考分”,是和社会、家庭的愿望不相背的。
总之,分析研究中学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关系和矛盾,采用科学的辩证的思维和方法,加以处理和解决,这是中学管理的实质内容。只有学校通过理顺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科学规划学校发展蓝图,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取得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