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6日上午来到河北省秦皇岛市,实地考察山海关长城修复工程建设情况。他强调,要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生动展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李长春咋强调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在笔者看来,其意义和重要性是方面的: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始终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基本源泉,始终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巨大力量。
在这个民族精神的核心激励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战,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结束了国家四分五裂、民族蒙受屈辱、人民灾难深重的局面。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中华民族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二、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巨大精神力量。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取得了巨大进步,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本身就是爱国主义最生动的教材,是爱国主义壮丽辉煌的历史篇章。
三、爱国主义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爱国主义最深刻的时代内涵和最本质的时代要求。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国情和历史,更加坚定我们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引导人们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成就和经验相结合的高度,深刻认识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重大历史意义和60年来的辉煌成就、宝贵经验,深刻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重要战略机遇期依然存在,就可以进一步增强变挑战为机遇的信心和勇气,增强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的意志和决心,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党的领导下,汇集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战胜一切困难。
我们相信,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奏响爱国主义雄浑激荡的伟大乐章,必将激发全国人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使爱国主义转化为迎接挑战、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心,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际行动,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