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万 钢:以部省会商为平台 加强合作促甘肃科技发展

--------------------------------------------------------------------------------
点击次数:3529  发布时间:2009-7-30 13:06:17

     科技部与甘肃省政府28日在兰州举行部省工作会商会议。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出席会议并讲话。

  甘肃省政协主席陈学亨,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励小捷,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姜信治,副省长郝远,省政协副主席栗震亚等出席会议。

  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主持会议。

  万钢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甘肃省科技工作。他指出,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的重要位置,提出了科教兴省、工业强省的总体战略,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型甘肃的奋斗目标,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夯实基础,科技发展成绩卓著,特色鲜明,特别是在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着力培育特色和优势产业、促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万钢指出,面对甘肃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科技部将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引,以部省会商为平台,进一步加强与甘肃省的合作与互动,促进甘肃科技创新。希望甘肃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立足优势特色产业,调整结构,集成资源,积极实施好技术创新工程,提升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抓好有色金属、新能源、医药、节水农业、生态等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切实加强自主创新政策的落实,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的环境和氛围;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人才的资源建设,不断发展壮大科技人才队伍。

  陆浩代表甘肃省委、省政府对科技部长期以来给予甘肃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近年来,甘肃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与科技创新密不可分。部省会商制度是科技部加强与地方互动、聚集科技和人才优势、实现国家科技发展整体战略目标的务实之举。自甘肃省政府与科技部建立部省工作会商制度以来,省部双方认真落实会商议题,制定和完善了有关政策,加大科技投入,共同研究、协同行动、合力推动,在生态环境建设、新材料及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现代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建设、河西星火产业带建设、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对于推进甘肃科技建设、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促进甘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陆浩指出,我们将以这次部省工作会商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科技部的合作,不断完善合作机制,创新合作形式,积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以此带动重大项目的实施和重点工作的开展;主动加强与国家科技计划和重大行动的对接,把科技工作融合到全国科技发展的总体部署中去,在服务国家主体战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寻求更多的发展机遇,实现新的突破;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加强科研单位同地方与企业的合作,坚持产学研结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和团队,促进科技人员的合理流动,不断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甘肃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后劲;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整合科技资源,针对当前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整体要求,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徐守盛通报了近年来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进展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重点。他指出,科技创新始终是创造经济繁荣、引领产业发展的关键。实施部省工作会商制度,是有效促进部省互动、整合科技资源、突出国家战略、实现重点突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甘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机遇。希望本次部省双方在积极支持甘肃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共同推进新能源基地建设、共同推动医药产业科技创新发展、共同推进干旱半干旱现代农业发展和重点生态区恢复重建、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工程等方面更加紧密地合作。我们将继续按照国家创新型体系的总体部署,抓住部省工作会商宝贵机遇,增加投入,健全制度,认真落实会商的议定内容,确保会商确定的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据悉,2007年12月,甘肃省政府与科技部在北京签署了《部省工作会商制度议定书》,确定了黄河(甘南段)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等5个主题、17个议题。经过双方近两年的共同推动,部省会商取得显著成效,有力地提升了甘肃科技创新能力。

 


—— 信息源自:甘肃日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