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分数虚高不仅给考生和家庭造成极大混乱,也阻碍了教育资源的有效和公平配置,并给教育行政部门带来许多麻烦——
7月16日,太原市普通高中录取开始。成绩上旬公布以来,有中考生的家长都在煎熬中度过。“考试考孩子,录取考父母”,不少父母不遗余力地踏上华山一条道。
一位中考家长的疑虑和操作图
“孩子就差不到10分,一定帮帮忙,想上某中学,择校就行。”电话里,张伟(化名)再三叮嘱,这已经是他拜托的第4个人了。
太原市中考成绩一出来,张伟便忙碌上了。作为省城某单位的中层干部,他有一些人脉资源,在孩子中考前,甚至整个上半年,孩子上重点高中这件事已成了他的心病。“男子汉大丈夫,不能太外露,把内心的全表现出来,早就成‘祥林嫂’了。”他揶揄道。
“以前朋友们互相帮忙,大多都在政策范围内关照一下就行,这也已经不得了了。但孩子上学这事不行啊,必须走后门。”他拿着早就罗列好的一张名单,寻思着找谁更有把握和怎么操作。“你说孩子成绩不好也就算了,可是他平常成绩不错,中考考了630多分,离报考的学校的录取线只差不到10分,不努力一下太可惜了。”
几天来,找领导批条子、托熟人找关系,握着领导批给教育局、学校的两张批条,张伟很焦虑:“跑了好几趟,人都没找到,条子根本递不出去。但也不能干等着,得再托人,能试的都试了,不能放弃任何一点希望。”
安静(化名)的儿子考了637分,报考山大附中,该校录取线为648分。“孩子平时很用功,成绩也一直不错,可是为什么就不能上一个满意的学校呢?”忙着联系学校的间隙,她的疑惑总会冒出来。
几天来,省城太原甚至在全省各地,不少家长像张伟、安静一样,为孩子上学的事焦虑着,忙碌着。
“两考合一考”的政策设计
高中有毕业会考和高考,两者一个是毕业考试,一个是大学选拔考试。以前,初中也一样:学生三年初中上完后要参加两项考试,即初中毕业考试和中考。2004年开始,太原市率先将初中毕业考试和中考合二为一,统称“初中阶段学业考试”。2007年,全省11市、119县(市、区)全部实行“两考合一考”。
省教科院副院长贺斌介绍,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省政府2007年出台《山西省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初中阶段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考试成绩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两考合一’减少了考试次数,减少了学校教学管理中的重复环节,减轻了学生负担,同时还有效地防止了初中阶段学生的流失,有利于巩固‘普九’成果和监控教育质量。”贺斌表示,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杜绝“难、繁、偏、怪”题,防止在教学中“深挖洞、广积粮”,“两考合一”后,我省和全国各地一样,在中考命题中采取了逐步降低难度的策略,各科目整卷难度系数由0.65逐步向0.70过渡。一般来说,降低难度会影响到区分度。但针对近年来学校办学水平悬殊日渐加大的现状,降低区分度有利于缩小学校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分数虚高和录取线奇高的原因
今年太原市中考满分为690分,省实验中学、太原五中、山大附中等学校的录取线达到640分以上。全省其他地方也存在类似情况。平遥中学、太谷中学、康杰中学等的录取线都达到了650分左右。“两考合一考”带来好处的同时,也造成了分数虚高的现象,特别是一些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奇高。
太原市招生考试管理中心主任张秋柱介绍,今年太原市参加中考的学生为44044人,600分以上的有6613人,总高分段考生比去年提高了约3个百分点。他说:“本来是两码事的考试,放在一起一定有一个不能满足。”
分数虚高也给家长造成了混乱。许多家长反映,总分690分,孩子考了600分以上,丢分总共在90分之内,已经学得很刻苦,平时成绩也很好,可是为什么仍然不能上满意的学校?
家长的混乱产生连锁反应,进一步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混乱,给教育部门也带来了许多麻烦。一位业内人士曾表示,中考和高考的难度系数、考生区分度相差很多,中考考600分的考生到了高考,分数往往很低。从“两考合一考”的中考过渡到单纯选拔人才的高考,分数的巨大落差会让家长和社会困惑、不理解,没有一个明确的导向。
早在2005年,太原市19所中学校长及招考中心相关负责人就对 “两考合一考”进行了研究,认为初三学生的毕业会考应该同升学考试分开,以避免“考题难了,毕不了业;考题简单了,没法选拔人才”。
太原市教育局局长马兆兴也表示,毕业考试作为合格性考试,中考作为选拔性考试,把两个合在一起,要同时满足两个功能,但是事实上很难满足。为了让大部分学生完成义务阶段教育,合格性考试试题的难度就要适当降低。难度降低,分数线势必会很高,于是就造成了很多家长说的,孩子考600多分还是上不了满意的学校。“可以把毕业考放在各初中学校进行,这个考试是作为合格性考试,题目的难度可以降低,也可以保证中考考场秩序”。
贺斌认为,把“毕业”“升学”考试分开值得商榷。过去多数地方采用的办法是“学校管毕业,政府管招生”。但学校组织毕业考试存在诸多问题:如不少学校组织的毕业考试质量不尽如人意甚至流于形式;地区与学校间标准不一,影响证书的等值与通用。为了保证国民的基本素质,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学业考试应当体现国家的期望和意志。政府有必要或说必须对考试的公平性、有效性进行控制和管理。有人担心“两考合一”难免顾此失彼。其实只要试题难度及其梯度设计合理,满足考试的多功能需要在技术上是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