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北大再次爆料,明年自主招生有新思路——中学校长可实名推荐学生。政策虽然尚在“拟定”,但受关注的程度却不低。众多网友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大多数网友强烈要求北京大学“慎重”执行该政策。有多少中学校长有此“信誉”,担保学生免试入北大?北大如何堵住推选的腐败之路?
北大明年拟启用“校长推荐制”您对此有何看法?
支持,不再“一考定终身”!
中立,看北大有啥政策吧!
反对,如何堵住“权钱交易”之路?
据北大招办主任刘明利介绍,北大自主招生有两个新思路:一是院系夏令营活动,由北大部分院系举办,提前考察一批对特定学科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二是在面向社会公示的前提下,各校长可实名向北大推荐优秀学生。经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学生,可成为高校自主招生直接候选人。
赞:为中学校长推荐优秀学生上大学投张信任票
应当说,质疑不无根据。高考冒名顶替,各种加分舞弊,伴随高考的种种歪风乱象,不仅严重干扰了正常招生秩序,违背了公平公正原则,也损害了社会诚信,影响了人们对高考改革的信心。因此,有人认为,改来改去,只有分数才是硬道理,只有“一考定终生”才是公平公正之举。
网友: 历来高考在于一个“考”字,自主招生也是考。如果能够有效推荐,解决“一考定终身”,校长推荐是个好主意,只要不被“歪嘴和尚”把好经给念歪了。北大一定要出台把关政策,让校长不该随便推荐,堵住权钱交易之路。
忧:很可能产生校长徇私枉法、滥用推荐权
今年媒体曝光的浙江与重庆两地的高考加分丑闻不必赘言。去年,汶川灾区的中学校长推荐儿子免试上复旦大学,也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事实上,清华大学去年降分录取“天才”作家蒋方舟,就受到了舆论的质疑。尽管清华大学2008年的自主招生简章说明:“特别优秀招生人选”经学校招生领导小组同意,可享有更加优惠的录取政策。但“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的高考录取规则并没有改变。在录取规则相对单一的语境下,如果北京大学启动“校长推荐制”,对既有高考招生规则实际上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很可能会产生校长徇私枉法、滥用推荐权的情况。
网友: 校长推荐机制理论可行,但操作管理及监督不到位,可能是滋生腐败的温床。类似的实例太多了,且莫一时脑热过度。
网友: 尽搞花样:好学生还怕考吗?——取消一切“推荐”、“自主”、“特长”,还人民以公平!
问:如何保证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公信力
实行校长实名推荐,显然想进一步强调学校校长要对推荐的学生负责。但在当前,如果一到两名教师的推荐信、学校出具公章的证明都不管用,那么,校长的实名推荐又有多少公信力呢?
中国: 那校长可更吃香了。
网友: 如果是私立学校,可以推荐,公办学校此风不可涨。
网友: 有良心的校长比例太少,没有不替自己孩子着想的官员,如果官员子女有“校长推荐”这条路,那情况就不好了。毕竟诚信没有前途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