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创办,1979年晋升为省重点中学,办学历史不算悠久,但办学影响日益深远,可谓是长江之滨一颗璀璨的明珠。特别是近年来,九江三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依据学校工作实际,在管理上,引入新理念,探索新路子,活化新机制,提出“市内先发展,省里树品牌,国内有影响,国际能知名”的目标,极大地激发了全体三中人的工作活力和潜力,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教学效果,实现了“均衡发展,优质发展,让更多的学生成人成才”的定位,如2008年高考,文理科合计上一本线人数84人,二本线人数172人,两项数据均取得重大突破。2009年高考,文理科合计上一本线人数70人,上二本线人数198人,加上体艺考生上本科线人数96人,总计上二本线应届毕业生人数为294人,较上年净增56人,再创历史新高。2009年中考,参考人数338人,700分以上有6人,名列市直中学第二,600分以上达135人,录取重点中学的逾百人。三中的办学赢得了上级的肯定、社会的关注和家长的赞扬。2008年被江西省教育厅评为“江西省人民群众满意学校”。
是什么让九江三中近几年实现跨越式发展?近日,记者走进九江三中,触摸这所名校跳跃的脉搏。
感受之一:兰香盈素室 儒雅满春园
漫步三中校园,满眼绿色,浓郁的馨香扑鼻而至,晨曦初露,鸟鸣啾啾。三中美丽的校园就像一部立体、多彩、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高大的梧桐见证了学校发展的风雨历程,清香的桂花树记载了师生奋斗的不平凡岁月,古老的水杉银杏寄托着师生纯朴而厚重的情感。温馨的校园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得益彰。站在学校操场上,沐浴在鸟语花香之中,感受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传统精神和现代教育的融合、碰撞,学生在感受与熏陶中完成精神家园的一次又一次自我洗礼。
“寓教育于环境之中”是九江三中着力追求的。近年来,九江三中为建设美丽校园做了许多投入,围绕学校人文见长的特色,精心设计和布置校园。积极实施亮化工程和绿化工程,打造花园式学校。装配了路灯和感应灯,如今的校园夜色,举步皆为景,赏心悦目,美不胜收。实施绿化工程,在校园适宜的地点引种名贵花木,建百米葡萄长廊,在办公楼、科技楼、教学楼旁各植三十余年树龄的桂花树一棵,每个办公室有绿色盆景、美艳花卉,绿色也走进了班级,一改以往水泥铺地、灰色一统的格调,令人神清气爽,闲淡自适。自筹150万元资金装备了全省一流的多功能教室、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和图书阅览室;投资25万余元为所有教师更新了办公桌椅、为每间办公室安装空调等;自筹资金新建了学校南大门,投资380万元的新教学楼建成即将投入使用;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打造数字化校园;投资2万余元兴建“教师书吧”等等。
校园里一只只镌刻着名人字画的文化灯箱,一栋栋用“求真、求实、求知”命名的教学大楼,一条条精心命名的校园小道,一排排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绿树,还有60米长的琥珀书轩和百米博览长廊,举步为景,赏心悦目,处处给人一种浓郁的人文气息,真正实现“校园、花园、乐园”三园的一体化。“让墙壁说话”、“让绿地发言”的文化设施营造了格调高雅、活泼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名言警句、校风校训遍布校园,无时无刻不在给全体师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是的,这一切都大大地改善了教职工的办公环境和学习环境,彰显了人文关怀。如今的三中物态文化越来越美,人文气息日益浓郁。
感受之二:师爱似甘泉 无声馨沃野
社会呼唤优质教育。优质教育应做到正确处理好社会的升学压力和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之间的关系,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为学生创造一个快乐、健康、高效的成长环境,做到培养出来的学生,无论从学习动力、文化素养,还是学习能力、身心健康等各个方面,都是可持续发展的。
九江三中认为,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才有优质。工作中,应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位学生身心健康,让每个孩子在张扬个性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而最能体现三中教师之爱的,应该就是信心和鼓励教育了。三中要求老师们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中,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才能,毫不吝啬地表扬、鼓励他们,让他们尽情享受成功的快乐,在鼓励声中健康成长。要求家访工作要做到四个结合:集中家访与平时家访相结合、全员家访与针对性家访相结合、赏识激励与问题探讨相结合、工作交流与爱心传递相结合。
每天的课堂上,老师都会给每一个学生信心和希望,用热情温暖学生,杜绝“差生”、“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你真没希望了”之类的语言,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徐老师班上有个学生,成绩比较好,但班级活动不积极,有时爱发牢骚,老师们都认为他不阳光,多次找他谈话效果都不理想。为了更深入了解他的情况,在一个星期天,徐老师没有预约就找到了他家。当时只有他一个人在家看电视,老师的突然来访让他惊喜不已。“我们坐在床头聊起了电视内容、家庭情况,当我知道他是离异家庭的孩子时,一方面后悔自己觉察得太晚,另一方面也庆幸找到了他性格形成的原因。我帮他打开窗户,整理房间,又聊起了与同学相处的问题,谈了自己的见闻和看法,帮他走出误区。临别时,他眼里流露出之前从未见过的依依之情。”从那以后,他对老师的信任甚至超过自己的父母,见到老师不再有目光闪烁、欲言又止的情形,成绩也稳步上升。老师对学生付出爱,一定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唤醒他心中那美好的情感。
老师真心爱学生,学生也同样对老师充满了感恩之情。三中近年来非常重视感恩教育,通过各种载体教育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并将感恩具体化为珍爱自己的生命、敢于承担责任、学会和谐相处,让学生学会感恩,灵魂得到升华,体会到生活的充实愉快,人生的美丽动人。“我们同学都坐着,老师只有您站着。在您站着的时候,在您站着的那个地方,我们看见耸立着一棵很高的树。您摆动着手臂摇落满树的果子,果子纷纷地落下来。您一生都这样站着。您也许想坐下,但是您没有这样做。因为您最清楚,一旦您坐下,世界将会少很多站起来的人。风刮来,雨打来,雪飘来,您总是站着,稳如泰山,因为没有谁能改变您。有人说您站得很稳,从来就没有动摇过。是啊,您脚下这块土地便是您深深扎根的地方。这里便是您苍翠的世界。”这首细腻而真挚的《老师,只有您站着》诗歌,让我们看到了孩子那颗透明的心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激,听到了他们对老师的最高礼赞。
“育才之路漫漫而修远,靠的是我们的踏实苦干和锐意进取。我们深爱着这片土地,即使成为一片落叶,也要化做春泥,为三中的明天贡献出自己的一切。”一位教师漫步在风景如画的校园,抒发着对教育事业挚热的情怀。
感受之三:伯乐识英才 净土育名师
一个好校长就会有一所好学校。九江三中校长万金陵始终有一个理念,那就是“办学,就得让人民满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他坚定地践行着这一理念。
在和谐的前提下,他和班子成员一道引领三中人理念更新,以师生发展为本,树立“德才至善,人文见长;全面发展,体艺双馨”的办学理念,工作中追求至善,争先进位,敢为人先,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朝着“市内先发展,省里树品牌,国内有影响,国际能知名”的目标奋勇前行。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他们带领三中人创新管理模式,实施科学管理措施,精细化、走动式、人文性三大管理措施,“以教研活动的扎实开展,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以抓教学环节管理,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效率;以强化学校管理来优化学校发展环境”的三大策略已经融入三中各项工作之中。
名校育名师,名师创名校。教师是学校立校之本,是学校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关键。近年来,九江三中名声鹊起,关键就在于他们努力造就了一支一流的优秀教师队伍。学校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形成了九江三中独特的教师培养模式。
一是大力实施了“启明星工程”、“一帮一结对子工程”、“首席教师工程”等名师工程建设。学校坚持抓好内部建设,要求教师群体要互帮互助,不断学习充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学校近年来用于教师培训、进修、考察的费用近30万元。教师通过学习,不断地改进、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教学逐步迈上新的台阶,更多的教师成为市级以上的学术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目前,学校已有高级教师128人,享受省政府津贴专家1人,特级教师3人,相继引进了5名研究生(其中南开大学2名),全国优秀教师7人,国家骨干教师7人,省学科带头人4名,省级优秀教师10人,省级骨干教师26人,九江市教学明星6人,九江市学科带头人15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12名。年龄结构中,30至45岁的教师达160人之多,正是精力充沛、经验丰富、建功立业的黄金时代,其中万金陵校长在2009年被评为首届“江西十大人民满意校长”,全校已经形成了一支一流的名师队伍。
二是加强教科研队伍建设。学校以教研促进教学,要求教师积极参与课程研究,先教学定位,再科研接轨,通过加大常规教学管理,加大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加大教学研究,加大中、高考研究,强化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加速教师从经验型向科研型、专家型和学者型转变。近年来,学校教师发表论文200余篇,承担国家科研课题2个,省级科研课题12个,市级课题30个。2009年更被市总工会、市文明办等9个单位评为“全市十佳活动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
感受之四:师生齐凝聚 杏坛写春秋
“满怀好奇的心情走进学校的大门,三年的校园生活给了我许多的启迪,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妙,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这里不仅是学习的天堂,更是精神的家园。在这里,我看到了团结和凝聚的力量,我们手挽手,心连心,怀着同样的希望,我们的梦想在这里起飞!”这是一位学生的感悟,却是每一个三中人的心声。
近年来,三中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三大特色日益凸显。一是文科优势,三中的文科品牌在全市人民心中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文科一本、二本录取人数,录取率、平均分一直在九江市名列前茅。实际上,市三中理科也不错,2006年的理科状元就在三中,2008年胡明夺得殷氏奖。2007年全市中考状元九江四中的周智勤选择了在三中理科班学习。二是管理优势,三中一贯坚持科学管理,向管理要质量,这是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2008年,学校获得“中国教育管理改革三十年创新管理杰出品牌学校”称号。三是素质优势,现在的三中,学生的文化素质与综合素质都是优秀的,尤其是体育与艺术,在全市各中学都处于领先地位。
三中优质的教学质量也令不少家长对三中充满了感激之情。罗先生的孩子今年高考考上了一本,而三年前,他的孩子是择校才来到三中就读的,三年过去了,三中果然没有让他失望,他对记者说:“非常感谢学校对孩子的培养教育,给了我孩子这么好的学习环境,让他能够在学校这个温暖的集体里接受教育,长大成人。三中没有让我们这些家长失望。孩子在这里感受三中精神,在团结、奋进的环境中茁壮成长为一个有理想、有责任、有追求的好学生。”
三中高二年级一位黄姓女同学说:“学校里都是志同道合的兄弟姐妹、严谨睿智的老师、慈祥简朴的校长,我们相互鼓励和信任着。我看到的不止是一个学校,而是一个群体,我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同进退,共荣辱。在这个学校学习,我感到心情很舒畅。”
前几天,九江三中79届高二(1)班的同学重回母校相聚,说到当年在九江三中学习的情景,他们感慨万千。1979年的九江三中,还是一所普通中学,学校教学设施简陋,几栋低矮的教学楼,点着煤气灯的教室,是他们学习的场所。老师们自己印刷的资料是他们的书籍,当年学习的情形让他们历历在目。现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钟坚说:“当时我们就是连书都没有,我们老师就是凭他们的一个脑子掌握的一些知识,通过刻钢板形式印给我们一些资料,不像都是电脑打印的,所有都是一笔一笔的这么刻出来的,所以整个的一些复习资料,很多同学考上了以后都还保留,觉得这个资料非常的珍贵。”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79届三中师生用无比的热情,坚韧不拔的精神,考出惊人佳绩,47名同学,17人考上重点大学,一名清华,两名北大,36%的重点大学录取率创下九江之最,这也让这所普通中学名扬全省,并提升为重点中学。79届高二(1)班班主任刘源玠说:“那个时候电力供应情况不好,晚上我们就点起汽灯来晚自习。这个时间持续了一年多,天天晚上点汽灯。师生一条心,不计任何报酬,俗语说,为国家培养人才,老师竭尽全力,无私奉献,这已经成为三中的一个传统。”
2008年中招期间,一位家长把亲戚的孩子送到学校,非上三中不可。她解释说:“我女儿就在三中上学,我深有体会。孩子说老师对他们特别好,要是不好好学习,就觉得对不起老师。我们家长把学生送到这里放心!”
在三中,从校长到普通的任课老师,无不尽心尽责。三中师生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并汇聚、积淀成为一种脱俗的三中精神。
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孕育,校园里的参天梧桐见证着不平凡的办学历史,昭示着奋力拼搏铸就的荣耀和辉煌。“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昨日的辉煌让三中人更加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站在新的起航线上,三中人将更加理性地审视自己,反思自己,不断升华学校传统精神,从全新的视角去诠释名校的教育理念,寻找新的生长点,续写顽强拼搏敢创一流的历史,朝着更新更高的目标扬帆远航。 (谈思宏)
九江三中荣誉榜(2008---2009年)
2008年2月,荣获江西省教育厅授予的“江西省人民群众满意学校”荣誉称号。2008年4月,荣获江西省综治委、省教育厅、省公安厅授予的“江西省安全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2008年4月,荣获江西省教育厅授予的“江西省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荣誉称号。2008年4月,荣获武警总部、南京军区授予的“国防生生源基地”荣誉称号。2008年5月,荣获教育部授予的“出国留学基地”荣誉称号。
2008年6月,荣获中央教科所授予的“十一·五总课题、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实验学校”荣誉称号。
2008年8月,荣获九江市教育局、市体育局授予的“全市中学生运动会总分初中组第一名、高中组第二名”荣誉称号。
2008年9月,荣获江西省教育厅授予的“江西省中小学和谐校园”荣誉称号。
2008年9月,荣获市总工会、市教育局授予的“九江市师德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8年10月,荣获九江市教育局授予的“2008年家庭教育工作和市家长函授学校办学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08年10月,荣获九江市教育局授予的“九江市高考质量优胜单位”荣誉称号。2008年11月,荣获省教育厅、省体育局授予的“江西省优秀传统项目学校”荣誉称号。
2008年12月,荣获九江市教育局 授予的“九江市中小学校园管理”、“四星级学校”荣誉称号。
2009年1月,荣获江西教育期刊社授予的“《江西教育》基地学校”荣誉称号。
2009年1月,荣获中国教育学会授予的“‘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程重点实验学校(2009—2012)”荣誉称号。
2009年3月,荣获省体育局授予的“江西省中学生足球赛冠军,代表江西省参加全国中学生足球联赛”荣誉称号。
2009年3月,荣获省教育厅、省体育局授予的“江西省中小学校合唱比赛一等奖,十佳合唱团”荣誉称号。
2009年3月,荣获省教育厅、省体育局授予的“江西省中学友谊舞比赛二等奖”荣誉称号。
2009年3月,荣获江西省教育厅授予的“江西省中小学生合唱节初中组(合唱)一等奖”荣誉称号。
2009年3月,荣获江西省教育厅授予的“江西省中小学优秀合唱团”荣誉称号。2009年3月,荣获九江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的“2008年度定点扶贫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09年3月,荣获江西省教育学会授予的“江西省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单位”荣誉称号。
2009年4月,荣获九江市总工会、市文明办等9个单位授予的“全市十佳活动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荣誉称号。
2009年5月,荣获九江市教育局授予的“九江市城区中小学文艺汇演一等奖,连续七年获此奖项”荣誉称号。
2009年6月,荣获九江市外事办授予的“学生女子排球队赴波兰访问”荣誉称号。
2009年6月,荣获九江市教育局授予的“九江市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