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湖南省教育厅解读“取消高中文理分科”政策

--------------------------------------------------------------------------------
点击次数:3080  发布时间:2009-7-21 11:58:04

 

   近日,湖南省率先取消文理分科的消息引起了众多观注的目光,尤其是学生、家长和老师。任何事物都得要分两面看,文理分科有它的好处,比如可以“术业有专攻”,而且这也相对适应了市场对人才的专业需求,符合社会和市场双重规律。但是,文理分科毋庸置疑造成了学生知识面相对狭窄,从十几岁开始,这个人以后的职业、学科在一定程度上就受到了局限。文理为何分科?如今,为何又不能再分?人民网记者第一时间邀请湖南省教育厅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取消文理分科”政策进行解读。
  近日,湖南省教育厅出台的《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规定》第一条提出"普通高中必须确保学生完成所有必修课程和共同选修课程的学习,不得文、理分科;学校在教学行政班基础上,开设选修课教学班,由学生自主选择。"湖南省教育厅还要求,从今年秋起,普通高中所有年级应按此规定执行。此举引起了社会和众多媒体的热议。湖南省教育厅有关部门负责人今天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对这个规定作解读。

  普通高中教育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所以普通高中在课程设置上,主要是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以及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而构建的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普通高中不实行文理分科是基础教育性质所决定的,是贯彻教育方针,落实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将学习自主选择权交还给学生

  从2007年秋开始,湖南省所有普通高中开始了新课程改革。普通高中学科仍为三年,课程则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实行学分制,用学分描述课程进修情况,学生修满144个学分,即可毕业。总学分中必修课程有116个学分,分为语言与文学(含外语)、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等8个学习领域。选修课程有28个以上学分,包括:一、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发展的需求,各科课程标准分类别、分层次设置的若干选修模块;二、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兴趣开设的若干选修模块。

  选修课程均在知识构建上有偏文和偏理的不同趋向,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个性发展自主选择。这就不同于通常文、理分科根据班级开设课程的作法。而是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开设选修课程班,还了学生课程自主选择权,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湖南省文理不分科有了较好的操作空间

  目前全国统一实行的高考是文理分科的,湖南省规定普通高中文理不分科,有人认为会影响学生高考。这是将基础教育与高考的关系本末倒置了。基础教育课程设置是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而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是为高校选拔人才服务的,所以高考改革应该依据高中课程改革来设计。而实际上,湖南省教育厅在落实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时,对必修116个学分的课程三个学年分配提出了科学的,合乎学生实际的指导意见,第一学年修78个学分、第二学年修32个。而选修的28个学分,原则上安排在第三学年,这样保证了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选修分别趋向于文理的课程,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选修余地更大。

  文理不分科对学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行文理不分科,建立必修、选修课教学制度,学校不仅要有更加完善、良好的办学条件,要有更加充分的基础教学设施,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才能保证学校逐步开设更加丰富多彩、高质量的选修课程。同时还要求学校要向学生提供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指导学生选课,让学生从自己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出发选课,鼓励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选修更多课程。要做到这样,无疑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信息源自:人民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