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连锁走进黄金时代
资料显示,截至7月14日电脑下乡备案网点数量已整体突破7500家。仅内蒙古自治区截至7月6日电脑下乡产品销售即突破500万元。安徽省6月份电脑下乡产品销售则突破1000台,达到1291台;江西省家电下乡产品销售则高达4206台;江苏、湖南两省电脑下乡产品累计销售则分别为2872台(7月15日;周环比增长率324.6%),930台(7月10日周环比增长率207.6%)。
业内资深行业观察家曾高飞指出:“尽管目前电脑下乡产品销售在家电下乡销售中所占的比例甚小,但是,电脑下乡市场的潜力不容小觑。”
国家统计局编《2009中国统计摘要显示》,截至2008年年末农村每百户居民家庭年底耐用消费品保有量中电脑仅为5.4台,稍弱于1999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5.91台的水平。而到达5%左右的保有率水平,恰恰是城镇居民家庭电脑保有比例的起飞点。2000年年底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达到接近两位数的9.7台,06年这一数据则攀升至47.2台,07年、08年年底则分别增加到53.77台,59.3台。其中,上海地区2008年年末,城镇居民家庭电脑保有量则达到109台,农村居民家庭达到47台的全国最高水平;浙江则分别达到79.45台,23.38台;山东分别达到64台、5台;天津则分别达到72.4台,19台。
曾高飞据此分析指出,目前沿海发达地区及内陆一二级城市市场,电脑消费已经接近更新换代大潮的临界点;而农村市场电脑普及的速度,随着信息化新农村的建设,还将进一步加快。
“简单地说,目前的电脑消费所处的阶段与10年前的家电消费极其相似。换而言之,IT连锁渠道正在步入当年家电连锁渠道快速成长的黄金大道。”曾高飞指出。“但是,相比较当年家电连锁刚刚起步而言,IT连锁渠道迎接黄金时代的步伐,整整提前了七、八年之久,因此,也更为成熟,对机遇的把握也将更为准确。”曾高飞补充表示。
IT连锁的专业优势
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共生产微型计算机13666.6万部,同比增长13.2%;其中,笔记本电脑10858.7万部,同比增长25.2%;2009年1~5月,我国微型计算机累计产量达到5696.01万台,同比增长2.4%;其中5月份当月,同比增长幅度达18.1%。我国计算机生产规模继续保持世界前列,计算机产量占全球的比重超过4成且继续呈现扩大的趋势。另一方面,2008年我国共出口台式计算机768.2万台,同比下降12.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速低19.5个百分点;笔记本电脑10111.4万台,则同比增长38.5%,比上年同期增速低2个百分点。2008年1~5月我国计算机出口形势尚未出现好转的迹象,相反由于国内经济企稳回升,内销方面则呈现出降幅收窄,缓慢回升的良好态势,内销比率加大从而推动计算机制造工业的产销率小幅提升。
曾高飞分析认为,政府4万亿刺激内需政策、工业与信息化融合、企业信息化、农村信息化、电子政务以及电脑下乡的杠杆效应,我国计算机内销市场呈现结构性上升态势目前已经成为长效的必然趋势。他表示,与家电、家具、纺织等传统轻工业制造相比,作为新兴消费品工业的计算机制造业无论是科技含量,还是市场特点均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尤其是在市场结构方面,计算机内销市场与家电等其他消费品工业相比,呈现出“业(政、公、商)务消费大于个人消费;个人消费大于居民家庭消费;换代消费大于新生消费”的特点。
曾高飞表示,相对于家电连锁政府采购、集团消费、工程市场集中于空调,平板电视等产品,主要面对居民生活的零售型商业模式而言,IT连锁则已经超出零售商业的界限,转型为服务终端零售顾客和中端商务集团客户的解决方案服务商。
以江苏宏图三胞为例,连锁店面零售仅仅是其4大核心业务的其中一个部分;与中小型企业业务(SMB)、政府行业用户业务、电子商务等其他三项支柱业务组成了该公司的四驱式业务运营体系。颐高数码、百脑汇、恒昌、惠海以及福中等IT连锁卖场其个人及家庭消费零售业务的比例与家电连锁相比同样远远小于后者。
曾高飞指出,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IT连锁卖场除了电脑整机产品出样率要远远高于家电连锁,增加了居民及个人消费的可选择空间之外。在零售顾客服务方面,IT连锁卖场楼层分布及周边设备的丰富度,也要明显优于家电连锁卖场。众所周知,家电连锁卖场电脑销售区,与其空调、彩电、白电、厨卫生活电器等主力产品相比,“楼层高、位置差、面积小”三大弊端的现象极为突出。另外,在人员服务的专业度,供应商关系、后台服务保障等方面,家电连锁与IT连锁相比也显得相形见绌。尤其是在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