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传销之惑 批评教育铲不断传销之祸

--------------------------------------------------------------------------------
点击次数:2472  发布时间:2009-7-16 11:35:29

 

  7月12日一大早,乐山城区白燕路附近一居民楼里早早地就开始热闹起来,进进出出的许多人引起了附近居民李大爷的注意。想起最近接连被端掉的好几个传销窝点,李大爷突然变得警觉起来,莫非在自家附近也有传销?想到这里,李大爷立即拨通了在报纸上看到的打击传销的举报电话,工商执法人员和公安民警也随即赶到事发现场,一举抓获了36名涉嫌从事传销活动的人员。

  1禹敏的“坚持”

  禹敏已经是第四次到乐山城区彭山路派出所报到来了。而这一次,距离他上一次进派出所,只有四五个月的时间。

  禹敏今年21岁,湖南邵阳人,看起来身体特别瘦弱,颧骨和喉结尤其突出。中专毕业后,跟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他也跟随南下的洪流去了深圳打工。然而,在深圳富士康集团每月1500元的收入,对这个花销很大的年轻人来说,还是微乎其微的。

  大约在一年前,禹敏在深圳打工时认识的女朋友回四川老家了。几个月后,女友给他发过去消息,说是在乐山跟一个朋友一起合伙做生意,希望他也能参加。

  早已经无法忍受相思之苦的禹敏二话没说就辞职收拾行李来到四川,从此开始了他在乐山的传销生涯。

  一年多来,除了在去年曾成功推销出一套天价产品给来乐山看望自己的母亲外,禹敏还没有发展到任何下线,每天就在他的组织里学习、上课、念口号,同时也做些煮饭、买菜之类的活。

  “没赚到钱我肯定不会走,就算这次被送回去了也肯定还会来。”面对记者的疑问,禹敏回答得十分坦然。因为对他来讲,已经付出的5600元成本还没收回,他的创业计划还没实现,他就不可能心甘情愿地离开。况且,继续留在这个还让他“学会理财,学会做家务”的神秘组织里,除了“生活条件差点”外,的的确确让他感受到了久违的“平等”与“温暖”。

  2传销的“温暖”

  “‘平等’和‘温暖’?这正是传销组织最具诱惑和吸引的地方。”听完禹敏的回答,乐山城区柏杨工商所党支部书记陈友德无奈地摇了摇头,该说的道理早已说尽,劝说的话语也早已尽言,如果眼前的人是他自己的儿子,他想都不会多想就会一巴掌落下去,但毕竟他又什么都不是,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眼前这个愚昧无知的年轻人,在传销的泥淖里越陷越深。

  陈友德今年已经58岁,从部队转业回来参加工作后,习惯了带兵的他在基层工商所已经干了整整十四年。长期在基层工商所与传销做斗争的经历,已经让陈友德能完整地总结出一整套传销链条程序。

  一般说来,传销组织要吸纳新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大步骤:首先是利用心理学知识,揣摩不同人的内心世界并列出发展名单;然后利用一切可能的人际关系巧言设局、热情邀约;如果对方在种种谎言的欺骗下动了心,第三步就是热情接站,让你感受到“组织的温暖”;第四步,以暴利相诱惑,用一系列极具煽动性和蒙蔽性的语言给你洗脑,告诉你传销可以缩短你成功的历程,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成为成功者;第五步是摊牌,要么在对方迷迷糊糊将信将疑时继续跟进,完成彻底洗脑,要么变一副面孔,威胁或跟踪那些在洗脑后依然思维清晰,看穿骗局的人,直至他们走投无路,欲罢不能,陷入下一个恶性循环。

  乐山师范学院教育与心理学系副教授徐建奇对传销也有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往往就是那些缺乏正确人生价值观,个性上又缺乏独立性的人,因为依赖性较强,遇到事情没有主见,人云亦云,很容易就受暗示而从众,在那些非法传销者的蛊惑下不能明辨是非,从而上当受骗。”

  3传销惹的祸

  相比禹敏不赚钱誓不罢休的坚持理由,22岁的女大学生刘佳在第二次被抓进派出所的时候,意识要清醒得多。就在7月12日的前一天,她的男朋友才刚从云南旅游到四川,准备带她离开乐山回家。

  刘佳是成都某大学大四的学生,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去年7月,在浙江一家贸易公司实习了一段时间后,她被最好的高中同学“热情”邀请到乐山“做生意”。因为被骗进传销组织,刘佳在实习期间的工资全部投进了传销,就连学校今年组织的毕业考试,她也没能回校参加,最终她没有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而她的父母及家人,还一直以为自己的宝贝女儿还在学校专心读书,努力找工作。

  无独有偶,正在乐山师范学院读大一的小勇,也因为其父母深陷传销,骗尽了亲朋好友,已经落得个跟亲友见面时只能兵戎相见的程度。原本小康的家庭,也因为传销变得支离破碎,再也找不到父母下落的小勇,他现在也被列为学校最需要帮助的贫困大学生,接受着来自社会和学校的关爱。

  小勇告诉记者,现在他已不知道自己父母的下落,只知道他们还在海南的某个地方。父母每次给他打电话,用的都是不同的号码,怕的就是亲人们通过小勇找到他们算账。

  “这样的故事实在太多了。”还没等记者复述完毕,陈友德已经急不可耐地接过话头,这么多年与传销做斗争的经历,类似的故事他实在见得太多。女儿骗母亲的,儿子骗父亲的,女友骗恋人的,同学骗同学的……“其实归结起来可以用‘三同三友两禁止’来概括。同学、同乡、同事,亲友、朋友、战友,还有就是他们从来都是禁止当地人入会,禁止那些‘不耿直’入会的人。但无论是何种关系进入传销,最后的结局始终只有一个:害人害己,危害社会,甚至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

  4打击传销的思考

  6月10日,乐山市夹江县工商局联手县公安局在一天之内就端掉了9个传销窝点,遣散传销人员30余人。

  7月9日到12日,仅在乐山市中区彭山路派出所,就相继有四拨从事传销的人员被迫前来“报到”,均在第二天被全部遣回。

  就在前不久,峨眉山市工商局也和当地公安部门一起,在一天内连续捣毁两个传销窝点,30多名传销人员被遣回。

  ……

  面对无数次在派出所或传销窝点里见到的熟悉面孔,陈友德每一次都觉得有些无奈又倍感惋惜。

  工商部门和派出所一次次的批评教育和遣返工作,根本无法杜绝传销的存在和蔓延。十天半个月或三五几个月后,换一处民房,铺上一地地铺,他们又“自觉”地聚集在一起继续他们的“组织活动”,像上瘾的吸毒者。

  “乐山的传销,早在前几年就已经被执法部门打击到了苟延残喘之势。不过又在去年迅猛抬头,又有了死灰复燃的迹象,而且在最近是愈演愈烈,其中又以乐山城区、夹江县和峨眉山市三个地方尤为突出。”陈友德告诉记者,对那些深陷传销又执迷不悟的人,除了感到无奈别无他法。“说到底,其实是我们的法律还很不完善,还有很多需要跟进和修改的地方。只有法律制度完善了,加上普法宣传和执法部门的打击力度,或许才是让传销真正无处遁形的最好手段。”

 


—— 信息源自:四川新闻网-三江都市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