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专家指导:历史学考研统考复习如何抓住重点

--------------------------------------------------------------------------------
点击次数:3083  发布时间:2009-7-9 11:54:54

 

历史学统考的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共和国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史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史学史、考古、历史地理等诸多方面。尽管大纲限定了考试的范围,但在已经举行的两次统考中,与大纲直接相关的考题几乎没有。在这两次统考的卷子中,题目不是在大范围之内、小范围之外的略显刁钻、孤僻的内容,就是既包含了大范围也穿插了小范围的纵横贯通的内容。因此,如何抓住重点内容就成了专业课复习的关键。下面将让跨考历史学教研室的李老师带领大家从中国通史的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以及世界通史的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大家一起分享该如何把握历史学的复习重点。

中国古代史:三分天下有其一

通过对2007、2008年历史考研真题的研究,我们会发现命题中明显存在“厚古薄今”的现象,2007、2008年中国古代史选择题各占10分,名词解释2007年占30分,2008年占20分,史料分析各占30分,简答各占30分。2007年中国古代史共占100分,2008年中国古代史共占90分,在总分中占将近三分之一。在2009年的大纲中,中国古代史仍占据着30%的比重,中国古代史地位的重要性依然不可动摇。中国古代史在复习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我个人推荐选用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1—4卷。这套教材的优点在于内容较全,而且在章节的划分上不仅包括断代的变化,也将政治、经济、文化、重要的历史事件等诸多方面在不同的章节中进行分门别类地讲解。这套书的薄弱之处是内容太全、章节较多,导致整体脉络不清晰,而且具体的名词、问题分析的概括性内容较少。这就需要其他辅助书籍:如翦伯赞的《中国史纲要》,这也是历年历史统考比较推崇的指定复习书目之一,此书可以弥补上述不足之处。另外,张传玺的《中国史纲》,晁福林、施建中的《中国古代史》也比较适合脉络整理。这几套书相对于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来说,读起来更容易,但又失于简单,应该配合阅读。

推荐参考书目:张岂之:《中国历史》1—4卷,高等教育出版社);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人民出版社;张传玺:《中国史纲》,晁福林、施建中:《中国古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近现代史:关注大纲的变化

相对于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在历史学基础统考中占的比例较小,大纲要求占全部权重的20%,但总体难度和要求考生对整体大局的掌握程度并未因此降低。相反,中国近现代史的内容在各个章节要求掌握的内容却是很多的。从1840年起100多年的历史中,在这两次统考中也是有侧重的,如晚清民国时期的几十年内容中,内容多且重要,应该好好把握,安排足够的时间来复习。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的历史则在考试中占的比重很小,在2008年的试题中几乎没有出现,考生应该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相对于中国古代史来说,中国近现代史的考试命题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考研大纲在不断变化,每一年新大纲中的措辞和提法,与前一年的大纲都有所区别,因此,注重变化也是备考历史学统考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省时省力、直击重点的好方法。

推荐参考书目:李侃、李时岳:《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王桧林:《中国现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郭大均:《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世界古代史:多中心倾向的难点

按照2007、2008、2009年这三年考试大纲的规定,世界古代史部分在考试中所占比例均为20%。在这两年的考试内容中,世界古代史主要是单纯考察世界古代史,要求联系分析不同地区的古代史的内容很少,与近现代史的联系也只占很小的内容。这几年的考题特征反映出,世界古代史是作为历史学统考中的一个难点部分出现的,无论是从内容记忆,还是发现规律、寻找联系方面,都比其它内容复杂难辨。在这两年的大纲中和考题中,希腊罗马中心论的倾向在淡化,埃及、两河、印度、美洲文明也逐步得到了重视,在复习中值得注意。

我在辅导一位中央民大的同学时建议她选用吴于廑主编的《世界史》,不仅因为考虑到这套教材的专业性,更因为它是民大本科学习时世界古代史的指定教材,算是“温故知新”。因此我建议考本专业的学生,复习时应尽量使用本科时的教材。跨专业的同学复习时,将复习内容按时间顺序和地域分布相结合,列在一张表格中,这样既可以弥补相同时期不同地域之间历史发展的联系,也可以加深对史实的理解,加强对世界古代史整体框架的概括。

参考书目:吴于廑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世界近现代史:全面理解和深层分析

这部分在2007-2009年考试大纲中所占比例为30%,也就是90分。世界近现代史包含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两部分内容,近两年统考中对这两方面均有侧重,而且无论是欧美还是亚非拉部分均有考察。这就需要我们对整个世界近现代史有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我可以给大家推荐一本本科历史学世界通史教材——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六卷本世界通史教材。这套教材对世界近现代史的讲解的深度、广度以及严谨性,几乎是其他教材难以企及的。世界近代史的复习在记忆上相对简单一些,但对于整体的理解和对具体事件的深层次分析要求较高。因此,一方面需要构建知识树,按照时间顺序将各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一一列出,也要对一些重点问题有深刻清析的认识,这就需要我们阅读一些其它著作和文章,来加深对重要历史问题的理解。一个快捷的方法是,在中国知网或万方数据库查找相关论文(一般高校都会有此类资源可供下载),这样就可以通过阅读尽可能少的文字而获得与重点问题更相关、更新颖和更深刻的内容。

参考书目: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卷,高等教育出版社。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上推荐书目仅供大家复习参考!

耐得住寂寞,好工具和好方法是制胜法宝

历史学专业课复习,建议大家至少进行了三轮复习。第一轮是8月到10月,在两个月时间内把中国通史、世界通史的教材重新温习了一遍,这段时期建议每天用于对专业课的复习大概是每天4-6个小时,把一些需要背诵的重要知识点重新用笔记录了一遍。对于一些教材中语焉不详的的知识点,则查阅其它参考书目和网上的材料。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考研网站上会有一些历史名词解释汇总和一些历史辞典,千万不要小看这些看似平凡的材料,这些名词基本可以涵盖整套历史学基础统考的知识点,在应对刁钻的名词解释乃至简答、论述等大题时,都会大有帮助。

第二轮复习从11月开始到12月份,在这一两个月里我会为考生做出两门通史的知识树和对照表,从横向、纵向将史实联系在一起,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近两年考试的问答、材料、论述等大题跨度很大,考察考生对问题的整体把握和概括能力。另外,如果复习时间充足,最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再看看相关学术前沿的书籍和期刊,如《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世界史研究》、《史学集刊》和各主要高校的学报等。

在考前一个月大家可以进行了专业课的第三轮复习,主要就是清晰、准确地记忆各个知识点并在大脑中形成体系。对知识点的记忆可以利用关键词句法,即将每个知识点的关键词句(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性质、条律首句)列出,重点明确又好识好记。

我总结的备考历史时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要有好的学习方法与工具。选择好的参考书和“三轮复习法”,这是取胜的利器。合理的作息时间(一般一天学习不必超过10小时)和高效率也永远都是挂钩的。二是要有一颗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决心,要有耐心,学历史尤其要耐得住寂寞。最为重要的一点是面对备考时期所可能面临的各种诱惑(公务员考试、工作面试、懒惰、各种娱乐活动)而不为所动。只有带着不服输、不后退的勇气,才能经受考研战场上的种种考验,夺取考研战场上的最后胜利!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