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保育费要涨价 幼儿教育何以成为教育"短板"

--------------------------------------------------------------------------------
点击次数:3367  发布时间:2009-7-9 11:45:37

  今年这个暑假,南京的很多孩子家长过得并不太踏实,因为南京60多家公办幼儿园前不久集体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要求把现有的保育教育费提高到每个月600元。现在公办大学的学费一年才4600多元,如果幼儿园涨价了,今后一个孩子每年的费用却要花6000多元。上幼儿园贵过上大学,这样的情形确实让南京的不少家长接受不了。(中央电视台7月7日)

  报道所指,还只是公办幼儿园,各月保育费相加,超过了公办大学学费。早在2005年,就在南京传出民办天价幼儿园的消息,曾有所民办幼儿园明码标价一年收费10万元人民币。而据统计,在南京,主城区各区公办幼儿园的比例只占幼儿园总数的20%-30%。也就是说,只有20~30%的幼儿家庭,可以享受公办幼儿园资源,更多的家庭,要支付远比公办幼儿园收费高得多的费用。

  不仅仅是南京,全国的幼儿教育情况大致相同。在北京,据统计,目前由政府主导的幼儿园约占全市幼儿园的15%,北京市政府计划在近几年,将这个比例增加到30%。而北京某区对民办园收费状况的统计显示,2/3的民办园每月收费在1500至2500元,每月收费在2500以上的约占1/3。在天津,公办幼儿园被分为一二三类,一类园里的示范园收费最高,每月都在1000元以上,二类园每月七八百元,三类园则只需要五六百元,这个“只需”,早就超过南京公办学校的水准。

  幼儿园的天价收费,主要原因在于政府投资过少,一方面,学前教育,基本上靠民间资金举办,在有的地方,民办幼儿园所占比例甚至高达96%,而政府基本上对民办幼儿园无任何投入;另一方面,对于公办幼儿园,政府的投入也有限,公办幼儿园为了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因此,也“靠山吃山”,不断提高收费标准,由于政府部门不愿意加大投入,因此也往往愿意通过提高收费的方式,来解决幼儿园资金不足的问题,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

  如此发展幼儿教育,使幼儿教育成为我国教育中的“短板”。统计显示,2007年我国在园幼儿数为2349万,幼儿教育的毛入园率为44.6%,而当年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49%,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66%。再对幼儿园入园率进行细分,农村孩子的入园率更低,这使他们的教育存在不小的欠缺。

  被誉为“幼儿园之父”的福禄培尔,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机构,早在170多年前,他就描绘了幼儿园对于儿童成才的重要意义:儿童好比花木,教师如同园丁,学校就是儿童自由活动的园地,教师要像园丁一样为儿童提供合适的生活环境,使其天性得到自然的发展。对于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已经不用多说。那么,为何幼儿教育却成为教育“短板”呢?

  首先,由于幼儿教育目前不属于义务教育,因此,政府部门在幼儿教育的规划、发展、投入中,责任心不强。往往是出政策,让民间资金举办幼儿园,加之管理不到位,幼儿园收费比较混乱。

  其次,由于幼儿教育难以体现政绩,同样属于非义务教育,地方政府重视高中教育远超过幼儿教育,甚至九年义务教育。原因很简单,高中升学率,能体现当地的教育业绩,而发展幼儿教育,却在短时期里难以收获类似升学率那样“显著”的成效。

  近年来,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一些地方在酝酿推出12年义务教育,其中比较普遍的倾向是将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在笔者看来,与其将政府投入已经较多、高度重视的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还不如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这样,才能真正补足教育的“短板”,让每个幼儿从小就接受平等的教育,而不是从幼儿园开始,就面临不平等的教育竞争;同时也让每个家庭从繁重的幼儿教育经济负担中解放出来,形成健康的家庭教育理念,而不至于从孩子两三岁时,就陷入沉重的教育负担中,扭曲对整个教育的看法。

 


—— 信息源自:华声在线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