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王晓霞:用父辈的成长教育孩子

--------------------------------------------------------------------------------
点击次数:3879  发布时间:2009-7-9 11:45:18

 

 [专家感言]用父辈的成长教育孩子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王晓霞

 

  小弟青春期特别逆反,中考前曾经和一群小伙伴外出聊天而深夜不归,害得父亲让自己的学生满街寻找直至半夜。还有一次,小弟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特别郁闷,夜深后趁大家酣睡连喝了5瓶啤酒,然后醉倒在阳台上不省人事,直到天亮才被父母发现。还有他左手腕上那个深深的“忍”字,据他事后跟我们说,那是用烧红的铁丝弄上去的……这些都是小弟当年的“青春壮举”,他因此成了我们全家青春逆反的典型。当然,我也不是省油的灯,上高二时,历史老师方言很重,我听不懂,好几次在上课时和最要好的朋友一起逃课,去赣江边上的一位算命先生那里算命,或者干脆邀同学去教室顶楼的阳台上晒太阳以示抗议。

 

  正是回想起自己曾经做过的“壮举”,亲眼目睹过弟弟妹妹的种种“逆行”,我才能更深切地理解正值花季的女儿,正确地对待孩子的青春逆反。初高中时期,孩子的自尊和自我意识日渐形成,又因为读书压力大,父母望子成龙心切,老师成天叮嘱的也是学习和成绩,因而,孩子容易产生焦虑、恐惧、悲观等情绪,此时如得不到合理的引导和化解,往往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其实,父母与老师大可不必为孩子的青春逆反伤心劳神,只要做到沟通顺畅、关爱到位,男孩女孩有所区别地对待,防患于未然,结果不会坏到哪里去——就连当年是逆反典型的小弟后来也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兼青年雕塑家。

 

  由于我理解并坦然接受青春叛逆,还作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迎接女儿叛逆时期的到来,结果女儿反倒不那么叛逆了。用女儿的话说,最多不过是偶尔在上课时迟到或有意与老师的解题思路唱对台戏之类的小事。其实,女儿不是没有逆反,而是作为父母的我们注意因势利导,把可能或将要发生的逆反行为及时转化成了女儿的创造性学习行为。上高一后,女儿念念不忘要去美国的高中留学,每次周末她一回家就给我们发布长篇报道,说班里的某某正准备托福和赛达考试,准备申请美国的高中去留学,然后要求我们帮她上网搜寻相关资料,联系学校。我不主张孩子这么小就离开父母独自出国留学,但她执意要去,我也不好打击她的积极性,尤其在这个敏感的青春逆反时期。我就建议她:“何不自己亲自试试?”于是,那段时间女儿一有空就上英文网站浏览美国各个高中的相关信息,并且按照拟申请学校给定的时间期限独立完成了申请流程,之后,果然有一所学校给她来了回函,但女儿一看那所学校的排名不理想,自己首先就没了兴趣。但女儿说,她的英语水平大大提高,看英文网页就像看中文网页那样熟练了。我告诉女儿,这就是我希望达到的最佳效果,这样不仅培养了女儿的独立能力及对自己负责任、敢于担当的精神,还激发了她的创造性学习。

 

  其实,无论什么时代,青春逆反都是青少年生长发育必经的一个阶段。如果此时父母或教师能够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不同性别、类型或程度的逆反表现,反而能促进孩子的快速发展。青春期本来就是一段躁动不安的岁月,是青少年渴望突破束缚获得独立成长的年龄。而对于孩子的青春期叛逆,有些父母不是放任纵容、无所作为,就是严加管教、百般约束,其结果不是导致孩子的发展受阻碍,就是影响了正常的亲子或师生关系。我以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以我们父辈曾经的成长经历教育孩子,或者努力同化顺应其变化,及时沟通,化干戈为玉帛,或者“无为”而为,以此培养孩子独立的精神。

 

  人类的发展是有规律的,理应一代胜过一代。父母是在对自身及其孩子双重了解的基础上,根据遗传和变异规律来养育孩子的,为人父母者理应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同样,老师也要为人父母,他们也有过青春年少,也有过叛逆行为,如果父母或老师能够反观自己的青春岁月,记得当时自己渴望独立、不堪束缚的感受,本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态度,就不会轻易“逆”孩子之“逆”,而是以亲身成长经历教育孩子,与孩子同行,共同度过那段美好的青葱岁月。

 

  同化和顺应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处理与周围环境关系的最普遍方式,也是父母面对孩子逆反行为时最有力的思想武器。如果此时父母能够把握好孩子的心理动态并进行适当的劝告或建议,努力转变孩子的观念,而孩子又能够顺利接受,达到同化目的,这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但是如果孩子无法理解父母,甚至更加逆反,那父母就要适当地顺应孩子,并分析他的逆反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达到及时沟通,顺利化解,从而化干戈为玉帛。

 

  面对青春期逆反最好的教育方式,或者说最高的境界和追求就是“无为”而为,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孩子之所以逆反,就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已长大成人,却还要受制于父母老师的管教与约束,心里很不乐意。而此时的大人如果又不善于学习新鲜事物,再加上天然的代沟,孩子就更不乐意甚至很不屑听命于父母。与其如此,只要不是过分出格,还不如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面对,家长不露声色地暗中观察,等他们碰到困难寻求帮助时再慷慨相助,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乐得自然顺应,两全其美,何乐不为?况且亲子之情或师生之谊还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不正是“无为”而为吗?

 


—— 信息源自:中国教育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