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服务大项目建设和促进就业工作
随着一批产业链条长、带动力强的能源石化大项目的陆续进入和即将进入,惠来工业经济逐渐步入快速发展期,工业的快速崛起也意味着未来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必将大增。作为该县第一所全日制中等技术学校,惠来技工学校既是该县培养县域经济未来发展所需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同时也是该县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基地,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已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及其家长的关注。
中石油炼油项目落户惠来后,为主动适应未来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服务大项目,促进就业,该校抓住契机,把对口培养适应未来石化产业所需的本土技能型人才放在实现区域、企业和学校发展“三赢”的战略高度,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新开设了石油化工与仪表、石油工业自动化与电脑控制、石油产品物流管理、石油工业机电一体化、石油工业压力容器焊接等五个立足本土的石油化工专业,受到了不少学生及其家长的青睐。
在中考结束当天,记者在该校看到,不少家长和刚考完试的学生就已抢先前来实地了解该校办学和招生情况。该校负责人告诉记者,“最近前来学校咨询入学事宜的学生和家长络绎不绝,到目前为止已接待1500多人次,报读技工的热度正在上升”。绝大部分学生在听取该校相关情况介绍和实地察看后,对该校办学规模、质量表示认可,并对就读产生了浓厚兴趣。一位学生告诉记者,“盲目去外面打工,不如先来学学技术。看了学校后觉得挺好的,特别是新开设的专业,挺有吸引力”。一位家长颇有感触地告诉记者,“金融危机冲击下,看到邻居家的一些孩子,没技术的率先失业了,有技术的反而更加走俏。感觉现在工厂招普工的在减少,招聘技工的反而在增加,结合自家孩子的成绩和爱好,想让他学一门实用的手艺,以便今后在社会能占有一席之地”。更有部分学生和家长目标直指为配套服务中石油等大项目而新开设的五个专业,认为这些专业未来在当地有就业优势,生怕由于报读名额有限,到时搭不上“新班车”而错过就读机会。
据了解,近年来,惠来县委、县政府把发展技工教育和开展技能培训摆在突出位置来抓,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办学模式,于去年办成了县内第一所全日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该校自开学以来,不断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优化办学环境。目前,总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的校区内已建有教学楼、学生公寓、教职工宿舍楼、食堂及其它配套建筑和400米环形跑道等运动设施,并配置了模具制造实操车间、车钳工实训室等十多个实训专用功能室。学校还计划用50亩地建实训楼和学生宿舍楼,以满足届时5000名学生的就读需要。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设置专业及课程,开设了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石油化工等14个专业,培养对象都是从事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的实用型人才,首届在校生已达1000多人。此外,坚持高标准、高质量要求,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培育。目前在校的62名教师中本科学历以上的有56人,大部分具有高级讲师、技师职称,从教多年且经验丰富,教学实践能力和教改能力强。学校还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加强校企合作,与珠三角和粤东地区几十家企业建立了“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学生就业有保障。该校负责人笑着对记者说,今天在读的这些“青苗”,就是明天的“巧妇”,决不用愁找不到“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