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的突破瓶颈
远程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甚至是整个社会,各自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最基本的一种途径和手段。中国现在已经有13亿人口,但总体上来说,高等教学的入学率,甚至高中的入学率还远远不够。如何提高国民的学历水平,实际上就是对“科教兴国”战略思想落实的一个具体的行为和手段。
西安交通大学网络学院成立于2001年,专门从事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和各项工作。当初网络学院建立的基本思路,就是立足西部,面向全国连同海外,实施远程教育。近几年,西安交通大学网络学院从技术上承担了14项国家课题的研究开发工作。网络学院的远程教育系统是基于天地网的远程教育系统。这个系统作为背景,具体内容就是结合我们国家现代远程教育的需求和基础信息设施的现状,目标就是利用卫星和地面网的手段来开展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的突破瓶颈
远程教育面临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大数据量,也即海量资源的存储问题。交大网络学院副院长郑学庆举例说,一个老师,刚才在屏幕上讲一个小时的课,其中的数据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相当于一张VCD的光碟。这些光盘数据只有放到服务器上才能让大家去共享,所以服务器提供给大家的一个共享的平台,一个基础。没有服务器,数据就没法共享,就不能发挥作用。网络学远程教育中大规模的数据量,现在已经采取了一些非常先进的压缩手段,一张光盘可以存放将近20个小时的课件数据。但总的来说,网络学院开了八个专业,一个专业至少有三十门课,八个专业在乘上三四十门课,至少二三百门,二三百门课每门课又至少五六十个学时,只靠光盘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所以唯一行之有效的手段是采用服务器,而且必须要能够支持大量用户的并发访问。现在网络学院在全国有三十几个站点,共有三千多人参加学习,校内还有将近四万学生,怎么样来应付这种大规模的学生的需求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服务器的性能、作用和地位,在我们远程教育的开展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服务器就是通过这个网络把资源发到全国的各个站点或者是发到学生手里。
同时从我们远程教学的实践来看,网络教学的应用已经对64位提出了要求。从32位到64位的变化不仅仅是数据的变化,64位的优势关键在于其能够促进整个服务器的吞吐量和处理能力跳跃性的发展,在服务器当中,虽然现在市面上还有不少32位的服务器,他们的价格相对于低一点,但是总体上来说, 32位服务器已经显现出被64位取代的趋势,而曙光推出的兼容32位应用的64位服务器成为了目前市场的最佳选择。
大显身手 64位当仁不让
从直观的应用来说,64位能够并发支持用户或者学生上网点播的学生人数大规模提升,这个提升是很明显的,在测试中,如同样一台的32位的PC的服务器,高档次的PC服务器,在网络条件不受限制的条件下,其能够承担80个人到120个人同时访问,而经过测试,64位的服务器至少可以达到256个以上。通过测试我们可以看到,因为远程教育网络的学生并发访问人数的增加,就使得我们服务质量,用户的服务质量大部分提升,这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64位服务器能够实现存储能力的大幅度提升。现在整个互联网,全球的互联网,每年数据的信息量增加是以10个18次方字节在增加,这个全世界信息的总量每隔二到三天就要翻一番。信息化的基础是数字化,如果数字化技术再高一点,服务器的存储能力的市场可能是几倍的增长。所以我们认为对远程教育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来说,64位的强大是个客观事实。
64位应用示范基地“显神通”
西安交通大学网络学院认为,曙光服务器为远程教育方面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能够顺利解决在应用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西安交大网络教育学院,下设网络教育技术研究所、远程教育部、教学管理中心、教育资源制作中心、技术保障中心等多个部门。技术保障中心则全权负责管理和维护多媒体网络教育技术平台。在与技术保障中心张老师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用于承载资源的服务器的关键指标主要在于I/O吞吐能力、内存大小以及硬盘的容量。
目前,曙光64位服务器R220A主要用作数据库服务器和文件资源服务器(用于流媒体视频点播),由于R220A 的可扩展性强,支撑6个硬盘,因而表现运行过程中表现相当良好。以卫星和CERNET为传输平台的西安交大网络,基于天地网的远程教育支撑系统,实现了如下功能:
“64位应用燎原之势”
1、大面积同步实时教学
2、教学现场实时录制与课件自动生成
3、基于Web的按需点播学习,资源预约点播
4、基于Web的师生交流与网络答疑、作业及测试
5、大规模数字化教育资源仓库管理与访问服务
负责从主站教学资源的录制发送到远程小站的接收学习这一完整流程。系统的网络模型如下图所示:

这是国内最先进的“同步直播 + 课堂录制 + 网上点播”集成化的远程教育系统应用, 创造性地解决了面向同步课堂的多源数据流实时采集、压缩、同步集成和流媒体化的这一关键性难题。能自动地实现音频、视频、屏幕、白板与电子教鞭等数据流的合成和压缩,并自动生成“原汁原味”流媒体课件,支持1000个点以上的大规模直播。
此外,R220A将用于测试交大自行开发的数据库系统软件(此软件用于实现动态资源管理,并对异常情况随时监测),并通过R220A实现了对部分软件的压力测试。R220A强大的计算处理性能、I/O传输性能和网络传输性能,再加上软硬件无缝结合、先进的服务器管理解决方案及专业的散热设计和监控系统,经受了软件压力测试的冲击和考验。
另一台R220A还将用于数字认证、数字签名,用于保证整个网络的安全。为此技术保障中心专门租用了网通的宽带光纤网,保证了访问用户群体不仅要包含有教育行业,更要实现网络中心资源向外界开放。通过数字认证系统,实现了与系统时时确认、时时反馈,无疑对R220A服务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郑院长谈到学院产品选型时说,交大在选择产品时遵循性能最优的原则,但曙光服务器是可以满足我们这方面的需求的。在此次与曙光共建64位应用示范基地的项目中,传达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声音就是要让每一位学生知道自己国家的东西也能解决自己的问题。我们相信,就是在交通大学以及网络学院领导同仁的支持下,该基地必将成为推动西部64位普及的中坚力量。
“64位应用燎原之势”
西安交大网络学院在远程教育国家重大专项研究方面在全国居绝对领先地位,而曙光公司的服务器产品技术在国内也首屈一指,双方的强强联合可以为全国的远程教育用户提供技术最优、性能最高,价格最合理的解决方案,而且是包括西安交通大学网络学院开发的天地网远程教育软件和曙光公司推出的64位A系列服务器的整体方案。
从64位普及运动到前不久刚启动的燎原计划,曙光作为中国64位计算普及的领导者,对64位计算在中国的普及非常有信心。其中,作为燎原计划的一部分,曙光将在全国建立10个64位应用基地,培养50个64位认证专家,培养500个64位认证工程师。
现在成立的西安交通大学的应用基地是西部的首个应用基地,也是全国第三个应用示范基地,该基地将来也将成为曙光的64位培训学院,共同为64位计算在中国的普及和推广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