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教育时评: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高考状元

--------------------------------------------------------------------------------
点击次数:3730  发布时间:2009-7-2 11:25:13

 

  今天是高考成绩发布的日子,“高考状元”又将成为关注的焦点。多年来,一方面是相关部门刻意回避“状元”的态度,另一方面却是民众对“状元”越来越高的好奇心。两相碰撞,“状元”的话题被炒得越来越热。因此,每到成绩发布之时,总会有人大声呼吁:该给“状元”降降温了。


  其实每个人都明白,所谓“状元”只是一种偶然。大家关注的,只是高考这一特殊考试,毕竟30多年来,这是国人尤其是普通人改变自己命运的最主要途径。对于高考的特殊感情,使得有关高考的任何信息都牵动着全社会的神经。也因此,“状元”这一偶然事件也因为高考而成为了街头巷尾最关注的话题。


  在这样一种社会关注度下,“状元”背后的中学、城市乃至于招录“状元”的大学,都从中获得了一定的声誉或资源。在现有的环境下,如果高考制度不进行合理的改革,追逐“高考状元”之风就断不会停止,而呼吁不要炒作“高考状元”只是一个伪命题。


  当我们既不能左右社会对“状元”的关注,而“状元”也不能成为人生成功的代名词时,我们不妨轻松上阵,只把高考看做一场竞技或者是一个秀,这样面对“状元”的心态就可能更合适。就像我们尝试着欣赏体育竞技的魅力,而不再只把目光对准奥运冠军;就像我们给苏珊大妈鼓掌,只是因为她喜欢唱歌一样,当我们轻松地看待高考“状元”,“状元”背后所有的利益与纷争都会自动烟消云散。


  “高考状元”不能也不必背负中国教育的重责。这样,学生们可以以更平和的心态走上考场,万一有幸“高中”,就像买彩票中了10元钱一样,小小满足一下就可以。家长们也大可不必为子女没有成为“高考状元”而捶胸顿足。中学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不必把是否有“高考状元”作为考核指标,静下心来,多一些对教育的探索。社会公众也不用为是否要炒作“高考状元”这个伪命题而争论不休,大家都可以带着轻松的心情度过阳光灿烂的六月。

 


—— 信息源自:京华时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