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家庭教育误区:惯孩子只知道吃捧 美德缺示范

--------------------------------------------------------------------------------
点击次数:2629  发布时间:2009-6-25 11:48:20

 

 “宋振韶现在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资深咨询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与社会心理学博士,美国布法罗大学访问学者。宋振韶担任主编,在陕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育儿专着《就这样培养天才》一书,进入2009年这些日子以来,益发引人注目。该书特别介绍了心理学家对大批父母进行的一项广泛调查结果,从中教育专家们惊异发现,近期有非常典型的8种育儿错误做法,正在导致各地教育畸形儿成批地大量产生。因为受到严重误导未来很难发生根本性回转的这类孩子,一个个普遍表现为不是过于抑郁;就是性格趋向盲目自大,老虎屁股一点摸不得,竟然受不了任何打击甚至来自老师、同学们的善意批评;意识上非常爱走极端,稍不称意,挫折感便很突出,做出的反应十分怪异;动不动就寻死要活,而且还常常表现为跳楼自杀,严重地危害着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所以,有必要及时提醒广大家长们和学校务必高度警惕之,重视之!”

  根据心理学家对大批父母的调查,发现8种典型的错误行为,导致不少家长的家庭教育正在逐一走向失败。

  一、毫无原则(Parents fail at setting limits)

  没有原则的父母,最终会被子女控制住。有位母亲一听到孩子说“我不上学了”这句话,立刻投降,答应孩子任何要求。类似家长最终无不陷入绝望境地。

  二、过度保护(They re overprotective)

  父母保护越多,孩子越无能。尼采说过:“最大的善,往往包含最大的恶。”

  三、唠叨、说教、罗嗦、嚷嚷(They nag. Lecture. Repeat. Then yell)

  这样的父母通常都是些低智商的人,他们不会说有用的话,只会重复无用的话。

  四、赞扬泛滥(They praise too much—And badly)

  对于4岁以上的儿童,那种缺乏头脑、过于幼稚而又极其虚伪不实的胡吹乱捧,已经对孩子不起任何作用了,所起的只有反面作用。你不能春夏秋冬长年累月,一天到晚总用“宝贝,你真棒”这句不过脑子、欠缺思考、没头没影、毫无营养价值和科学性的话来“忽悠”或存心盲目捧杀掉自己的孩子吧(凭什么说他真棒呢)。更不能让你孩子什么都听不进去,整日坐井观天,精神失常,近乎中邪似地每时每刻都要跟着那个年逾花甲,七老八十还自称少年儿童“姐姐”的纯个人迷信制造者,不断振臂高呼“我能行”这句空洞无物的口号吧(即使间歇性地发作几下,呼上两嗓子,如同痴迷信众般,默念祷告它,也不能算是很正常的一个人啊)——难道你就不怕自己孩子被上述个人迷信制造者的邪门歪道所操纵,精神状况出现严重问题吗?当今社会上的精神病发病率已经高得够吓人了!建议家长们上网去找来以下报道《 “教育革命老区人民长见识” 》或《 “美德只有示范” 》仔细阅读阅读,同时再好好看看里面罗列的那些有必要一睹的每一篇警示文章,肯定会在惊诧中让你彻底猛醒的。教育是门很严肃很严格的科学,必须讲求科学性。为了培养纯洁健康的祖国花朵,家长们有责任学会识别邪教和脱离社会生活的那种极其有害、腐败色彩过于浓厚的骗人说教,尽量远离它们。千万不要上别有企图一心一意围绕她自身大肆制造个人迷信的祸害圈套。这类骗人骗钱为目的者,细究起来,既无任何教育经历,又无正经文化背景,其“理论”除了那点厚黑学还是厚黑学,实质上根本不懂什么是教育,只知道拿教育说事可以赚钱,能利用窃取来的权力把自己装扮斯文以后,大捞一把发家致富,颐养天年。想法和我们希望培养好自己子女的初衷完全不一样。我们对自己孩子进行教育就像园丁修整小树,表扬和批评均应符合实际;虽以鼓励为主,但不可溺爱;赏罚分明,绝对不能娇生惯养他们。小树若不适当给以修枝剪叶,怎能提高成材率?对此每位家长都要反复思量清楚!

  五、惩罚过重(They punish too harshly)

  初中时,我一个朋友的妈妈太想让她的儿子优秀了,为此曾让她的儿子跪了一夜作为惩罚。结果,我的这个朋友至今一蹶不振。

  六、剥夺孩子的感受(They tell their child how to feel)

  父母往往用自己的感受代替孩子的感受,用自己的价值观衡量孩子的行为,结果使孩子失去了感受、判断的机会。

  七、成绩与创造力本末倒置(They put grades  ahead of creativity)

  绝大多数父母除了关心孩子的成绩,不知道孩子还有比成绩更重要的部分需要关心。

  八、 忽略了乐趣(They forget to have fun)

  乐观的天性是父母送给孩子最有价值的礼物之一。

  “以上8种典型的教育错误行为只要我们现在注意了,孩子年龄尚小的所有家庭,仍然会扭转局面培养出好孩子的。正像一篇被广泛转载的着名网文所言《 “中国没有天生就坏的孩子只有后来被大人教坏的(图为董静萱老师)” 》(按此标题上网可以搜到该文)。另《 “在校生的家长们怎样做才能把握好你的孩子” 》和《 “你给孩子影响终身的言传身教是什么” 》两文均不错,也可供家长从网上找来作为现实参考用于各自育儿实践。这些大作来自既有长期实践经验,又有渊博学识,又有深厚理论修养的一线老教育工作者之手,很值得认真拜读。”

 


—— 信息源自:新华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