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以人为本,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点击次数:2833  发布时间:2009-6-24 11:24:56

 

  教育系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最终目的是促进东阳教育科学和谐、持续领先发展。当前,东阳教育系统风正气顺、团结干事的良好氛围日趋浓厚,和谐均衡、优质高效的局面逐步成型,成为全省唯一的全国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和全省11个“轻负担高质量”联系县之一,省教育工委、教育厅在《浙江教育改革开放30周年回顾》中,称誉东阳课外文体活动经验为“东阳模式”。在高位运行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取得突破,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个重点,正确处理“执行与创新”、“全面与重点”、“规范与特色”三大关系,推进东阳教育向创新型、智慧型、人文型方向迈进。

  一、以生为本,培育创新型学生

  科学发展观反映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最核心的就是要坚持“以生为本”。即尊重教育规律,以实现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为中心任务,为培育创新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保障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是底线要求。

  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生命不保,何谈教育?学生的安全第一,教育者的责任重于泰山。校长要不折不扣地坚持“常进寝室,常进食堂”,牢牢把握学生寝室、食堂、交通、大型集会等重点环节,确保守住“不发生群体性责任事故”这一底线。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要更加重视学校卫生工作,健全卫生制度,培养卫生习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筑牢健康防线。规范办学行为,坚守减负底线,坚决反对以牺牲孩子健康为代价的低水平教学竞争,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提高学生体质水平。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预防、及时矫正学生各类心理问题。

  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最终目标。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育”实际上是一个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必须坚持德育为先,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要文件精神,增强德育工作的自觉性、坚定性。要进一步弘扬推广东阳“孝敬教育”、“社会服务”、“课余党校”等成功的本土德育经验,更加注重把情感培养作为核心追求目标,把德育有机融合于教育全过程,提升德育工作的魅力和实效。要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审视“体育艺术2+1项目”,领会“不求人人成为运动员、艺术家,但求个个提升身体素质、艺术修养”这一核心理念的精神实质,完善课外文体活动“东阳模式”。将“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中。要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教师“爱满天下”的职业情怀,重点加强后25%学生的管理和教育,给予学习困难或问题学生更多的爱心和关心,不断提升转化工作效率。继续深化儿童智能五项评价操作模式的研究,改革、完善教育教学管理评价制度,促进不同潜能的学生全面发展。

  区域推进素质教育是基本途径。

  抓住“轻负高质”这个素质教育的核心。充分利用“智慧课堂,快乐校园”主题创建、课外文体活动工程、“一年四节”等充满活力、富有成效的活动载体,不断深化省“轻负高质”联系县工作,用教育智慧打造有智慧的东阳教育。坚持区域推进素质教育。共同营造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加大教育行政部门对区域素质教育的统筹能力,区域推进,深化制度改革,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满足各个层面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以师为本,培养智慧型教师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人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系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建设好人民教师队伍。

  努力建设好“敬业、专业、大气、智慧”的校长队伍是首要任务。

  增强校长队伍自身建设紧迫感。在新的发展阶段,东阳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东阳民间历来把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在教育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众对教育公平、均衡、素质、质量、协调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横向看,随着周边发达地区对教育的更加重视,以及经济基础对教育现代化更加有力的支撑,东阳要继续跻身全省一流的教育强县,压力越来越大。从教育自身发展看,突破瓶颈制约,促进内涵发展,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我们还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追赶意识,全面加快工作节奏,推动各项工作落实。明确校长队伍自身建设的方向。校长要做教师的表率,更加敬业,脚踏实地,以校为家,防止行政化。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能力,要有较强的领导课堂教学改革的能力。要更加大气,有人格魅力,有大局意识。更加充满智慧,有思想,有激情,会思考,善于制度育人,坚持公正公平,敢于创业创新。

  竭力塑造好“为人师表、勤于奉献”的教师形象是内在要求。

  科学全面认识教师职业。要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引导广大教师正确认识教师职业。随着对教育的更加重视,教师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教师职业越来越受人尊敬。要使教师认识到,相对于其他许多行业,教师是一个更加快乐、幸福的职业,值得自己更加热爱,从而提高成就感和幸福感。大力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在进一步弘扬东阳尊师重教人文精神的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通过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表彰优秀教师模范,倡导敬业奉献精神,规范教师职业行为,用实际行动维护良好的教师职业形象。

  不断提升“为人大气、教有底气”的教育智慧是重中之重。

  不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继续完善具有东阳特色的“三大板块、九大载体”教师培训体系,建设“为人大气、教有底气、学有灵气”的智慧型教师队伍。加大高层次教师培训力度,重视发挥本地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认真开展教研基地建设,提升校本教研质量,区域整体提升教师执教能力。继续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通过实施“绩效工资改革”、“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离”等,全面落实“以业绩评价人”,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重视把好新教师入口关,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民教师队伍。

  三、以校为本,打造人文型学校

  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学校管理全过程中,核心体现在人文型学校的打造上。必须坚持“以校为本”,从学校实际出发,全面管理,分类指导,扬长避短,特色发展,体现“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三大要义,积极弘扬提升优秀的东阳教育人文精神,建设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内在机制,提高办学水平,形成人文特色。充分发挥学校自主办学积极性是前提条件。

  下移教育管理重心。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给予学校更大的权力和自由,使学校成为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主体,提高学校管理的有效性。推进学校自主发展。强调依靠学校自身力量,依托校长和教师的创造潜能,盘活学校内部的资源,挖掘学校自身潜力,发挥学校主观能动性,积极实施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校本课程四大行动研究。

  深入开展特色学校创建是重要载体。

  将特色学校建设放在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地位。教育科学发展,势必更注重内涵发展,将办学特色放在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突出地位。以特色学校建设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正确认识特色学校的内涵,理清“特色办学”与“规范办学”、“轻负优质”之间的辨证关系,牢固树立起“每一所学校都是潜在的特色学校”、“特色项目不等于特色学校”、“特色项目的选择不限于体育艺术,更不等于体育艺术”等基本理念,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特色学校建设与规范办学、智慧课堂、教师培训、主题创建等有机融合在一起,在更广阔的“自主办学”空间中,获得更为强烈的内部变革动力。

  强化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根本保障。

  坚持一切从学校实际出发。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学校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充分考虑不同类型学校特点,将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层推进作为基本工作原则和方法,更加精细化地体现在教育规划以及教育管理制度建设中,规范和引导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向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方面迈进。特色学校的创建,也要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强调在相应的区域范围内形成学校特色。不断探索完善分层评价制度。只有基于学校自身现实状态与过去情况进行发展性评价,才能对学校的发展水平以及发展潜力做出准确综合的判断,通过纵向比较分析来明确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从而真正做到“以业绩评价人”,促进更好、更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东阳教育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性的理念和战略性的思路。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创业创新建设特色学校、科学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为实践载体,不断提升科学发展水平,努力为打造有智慧的东阳教育作出新贡献。

 


—— 信息源自:东阳新闻网站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