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留学热的冷思考:不是所有考生都适合出国

--------------------------------------------------------------------------------
点击次数:2590  发布时间:2009-6-20 10:39:08

 

留学热的冷思考:不是所有考生都适合出国

一位考生和其家长在向有关人员询问留学信息。

“妈妈,我的成绩考得不好。我跟不上老师讲课的进度,这样的学习很痛苦。”这是一位初到国外学习的中国留学生给她母亲的留言。其实,每个出国留学的孩子都会遇到一段阵痛期,这就需要家庭及早地为孩子做好留学准备。

随着高考结束,笔者从相关留学咨询服务中心了解到,近日上门咨询的高三学生和家长也逐渐多了起来。面对高考后的留学热,家长应该做好哪些留学准备呢?

●让孩子树立责任意识

面对动辄数十万甚至百万元的留学费用,为数不少的家庭因为孩子要出国,必须“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他们中,有的甚至从“小康”回到了“温饱”。

尽管大部分中国家庭的孩子有较强责任感,但也有一些孩子出了不小的问题。从事留学咨询工作的小刘介绍,有的学生父母跟亲戚朋友借了钱送孩子出国;有的学生家长为了凑钱甚至把房子卖了,从此“寄居”亲戚家中。但一些孩子出国后却并不珍惜。

对此,上海的留学圈子中流行起了“借款协议”,即家长和孩子订立协议,声明孩子在18岁以后的费用应自行承担,父母的付出属于“借款”。相比于原先父母的“全情投入,不求回报”,签订“借款协议”的家长认为,这虽然只是一种形式,也没有法律效力,但可以让孩子形成自食其力的意识,不要认为什么都是理所应当,财富要靠劳动获得。

●点点沟通给孩子“心灵鸡汤”

虽然出国留学需要经济实力作保障,不过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刘晔萍认为,钱还不是主要问题。“为什么一些孩子在国内没事,一出国就会辍学,甚至有过激行为?”在刘晔萍看来,孩子的心理准备是留学家庭最需要关注的,也是最难在短时间里完成的。

“一些家长只看重孩子成绩的好坏,其余时间就关心孩子是否吃饱睡好。”刘晔萍直言,家长忽略了和孩子之间的深层交流,以至于孩子遇到困难不会发泄和释放。到了国外,没了人脉支撑,问题就出现了。因此,家长要从小为孩子做好心理准备,这包括沟通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抗打击能力,有时候挫折教育反而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据了解,目前因为孩子留学而成为留守父母的,为数不少。前不久,上海还诞生了“留守父母俱乐部”,这个圈子的建立不仅让家长获得交流经验的机会,也让孩子们有了更多的“家长”。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送出国

刘晔萍遇到一个初中生小宋,家里条件非常好,父母都是企业家,准备把孩子送出国,可是作为心理咨询师,她不支持这种做法:“这个孩子的心智还相当稚嫩。”

有关留学专家也表示,把孩子送出国并不意味着他肯定能获得优质教育,必须要考量这个孩子的自身条件,看他是否具备相当的成熟度和责任感。

而在近日举行的一个相关新闻发布会上,一些留学中介公司、培训机构也纷纷提醒人们纠正留学误区——希望拟留学者改变思路,不要将留学神圣化,认为只要去“镀金”未来发展一定好;也不要认为在国内读不好书,在外国就能“混出来”。留学应当正确联系自身实力、素养以及与未来的发展期望相结合。

为了孩子出国,有些家长在孩子4岁时就进行英语教学,为他搜罗、实地考察各地名校的情况。虽然不是所有家长都有这番心思,但留学家庭要做的准备,显然不是一叠钞票、一张机票那么简单。

 


—— 信息源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