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语文教学面临的尴尬

--------------------------------------------------------------------------------
点击次数:6435  发布时间:2009-6-15 13:21:28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今年的“名篇名句”默写题使本就处于尴尬境地的语文教学雪上加霜。造成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主要根源,那恐怕就是高考试题的导向使然。

  我们先来看看考题: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子曰:“知者不惑(      )”(《论语·子罕 》)

  尔来四万八千岁(     )西当太白有鸟道, (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

  (2)屈心而抑志兮, (    )固前圣之所厚。(屈原《离骚》)羽扇纶巾,谈笑间, (      )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其中的《论语·子罕 》、《离骚》都是课外内容 ,换言之,就是说一个考生辛辛苦苦学了三年,把六册教材选编的诗文完全背过,也只能得到3分。两个题都涉及到课外的内容,出题人可谓用心良苦,他们希望考生能更加注重广泛的语言积累,但结果却恰恰相反--非但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会让他们因看不到希望而彻底放弃。

  所以,出题时至少还是像原来那样,保证一个小题不要跑出《考纲》要求,让学生看到得分的希望。当然如果能再提高这道题的分值,语文教学的尴尬就会减少一点。我们都明白,这样做并不会影响对学生能力的考核,因为大量背诵名篇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多方面的素养。

  由此推及到其它考点的设题,是不是也可以适当的再贴近一下教材,高考这个指挥棒应该引导学生由注重课内延伸到关注课外,而不是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语文高考题与教材关系不大,听不听语文课与分数关系不大。

  其实,有些内容直接出自教材,并不会降低考试题的难度,因为同样的材料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知识层次设不同的考题。我们搞教育的人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远离教材的考题会让学生远离课堂,而贴近教学的考题是可以扭转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某些尴尬的。这一点不知能否引起出题人的重视。

 


—— 信息源自:西安日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