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家庭教育应重在教做人 未成年人成长论坛抛出6个问题

--------------------------------------------------------------------------------
点击次数:3657  发布时间:2009-6-15 13:18:41

 

   经典教育在课堂上有多大的存在空间?孩子应该接受什么样的“理想教育”?“流动学生”的心理问题如何解决?未成年人应该如何面对网络?未成年人犯罪,谁之过?什么样的亲子教育才能成功?
  
  5月22日至24日,2009首届中国(长沙)未成年人成长论坛在长沙广播电视局一楼演播厅举行。该论坛共有六场主题讨论,均由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徐俐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各抒己见,为未成年人顺利、健康成长提供经验、寻找答案。
  
  经典教育:推动“经典”进课堂
  
  背景: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认为,学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善于挖掘出传统道德中“美德”之本,作为学校德育的宝贵精神财富,有针对性地对当代青少年进行灌输、熏陶和引导。
  
  实例证明,经典教育确实改变了许多未成年人。小洋目前在位于望城的道古书院就读,是湖南省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刘孝听的学生。中学时小洋敢跟父母打架。上了高一后就不读书了,一年半的时间都呆在网吧里,过春节都不回家。一年前,小洋开始到道古书院学《论语》,学《弟子规》,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做人的道理。如今的小洋,不仅听父母的话,还写得一手好文章,练得一手好书法。
  
  但作为教育部门,要推动“经典”进课堂,更大地发挥经典教育的作用,难度不小。长沙市教育局副书记陈出亚说,尤其是中学课程,都得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来安排,要上“经典”课,更加难。目前,长沙市各校的经典教育都是通过班校活动、团体活动等形式来进行。
  
  专家观点: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香港经学研究所所长彭林:在东方文化中,人性是善良的,“经典”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只有学好“经典”,才能传承美德。在山东省部分地方,经典教育已经通过行政力量的“干预”进入课堂。教育者应该树立这样的观点,在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中,“经典”中主张的人格完善、道德高尚是第一位的,只要树立了这样的观点,把“经典”纳入必修课,课时、课程都不是问题。
  
  理想教育: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背景:一位妈妈用纸折了一个金字塔,她问读高中的儿子,你想站在哪个位置?那位妈妈说,儿子一直不敢回答,他担心自己的答案会让妈妈生气,犹豫了许久后,他怯怯地说:“上面的五分之一吧。”妈妈说:“上面的十分之一行么?”这便是父母与孩子理想的差别。这位妈妈也清楚,儿子或许更喜欢轻轻松松地站在塔底,做一个普通的人,可她还是想让他站在塔尖,“那样他就不用生活得很辛苦。”
  
  专家观点: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孙时进:理想教育中,父母要学会让每个孩子都成为自己。未来塔尖塔底的区分会越来越小,人的终生追求就是做最好的自己。但目前,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存在问题。成人要向孩子学习,读懂他们的理想,他们并不是没有理想,只是他们没有我们成人的理想,可他们有自己的。当然,父母所处的年代,给他们带来了阴影和恐惧感,孩子不跟着父母的想法走时,父母就担心孩子的未来会很糟糕。因此,在理想教育过程中,不只是要教育父母理解孩子,也要教育孩子学会与父母沟通,帮助父母消除恐惧感。
  
  农民工子女:关爱应该适度
  
  背景:中国约有15万名流浪未成年人。在长沙市雨花区,农民工子女占了学生总数的43%。这些“流动学生”跟着打工的父母,在城市里飘荡。社会也越来越关注这一群体,并帮助他们,但他们似乎还存在很多的心理问题,无法融入城市生活。
  
  专家观点: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傅宏:对“流动学生”的关爱,不要太热心。太热心地改造“流动学生”,可能会给他们造成新的问题,因为社会在帮助他们的同时也在暗示他们,他们做得不太好。所以,对于农民工子女的关爱,应该适度,并且允许“流动学生”与城市孩子有“距离”,即便他们成绩差一点,交际能力弱一点。
  
  网络成瘾:关键因素是家庭和谐与否
  
  背景:网络给未成年人群体带来的问题即未成年人网络问题,已经演变为社会公共问题。未成年人成长论坛上,多数孩子都表示,他们“爱”网络,因为网络可以帮助他们在学习的高压之后放松自己;但几乎所有家长都一致表示,他们“恨”网络,因为网络剥夺了他们与孩子有限的沟通时间,而且让孩子沉迷其中,影响学业。
  
  专家观点: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主任陶然: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的数据显示,患网络成瘾的青少年网民高达10%~15%。精神上的关爱、伙伴关系、游戏和亲情,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一旦缺失这些因素,网络对孩子就会具有很大的魔力。
  
  根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公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青少年网瘾患者中成瘾聊天、交友者的比例接近50%;网络游戏等娱乐性目的的人数比例则超过40%。事实上,造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最关键因素是家庭是否和谐,因为不和谐的家庭会增强孩子的孤立感,让他们“投入”网络。
  
  未成年人犯罪:多为离异家庭的孩子
  
  背景:一对父母对自己十四五岁的儿子犯罪非常不解。在家中,他们把儿子当皇帝一样养,儿子花钱,要50块,他们给100块,从不“亏待”他。但最终,儿子却干出了抢劫他人财物的事。
  
  专家观点: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刑二庭副庭长尚秀云:不只是失和型家庭、离异家庭的孩子容易走上犯罪道路,溺爱型家庭中,也有不少走上犯罪道路的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不当和环境的不良是未成年人犯罪的最重要原因,给孩子一个美好的人生,就要从家庭的小事做起,从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开始。
  
  亲子教育:以教孩子做人为主
  
  背景:未成年人主要生存在三个环境中:学校、家庭、社会,家庭是重要一环。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学习亲子教育,有的主张“赏识教育”,有的仍坚持“棍棒教育”,归根结底,他们就是想了解,什么样的亲子教育是成功的。
  
  专家观点:人才“魔术师”蔡笑晚:我把父亲当做事业来做。家庭教育有三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就是“早期教育”。孩子的早期教育可分为两个阶段,0-3岁,是孩子的智能开发阶段;3-6岁,是孩子早期行为习惯的培养阶段,这时候孩子并没有坏习惯,所以你把好习惯教给他,就好比在空白的纸上画图画,你教得容易,孩子接受得也快。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的时间,在这21天中,父母花点心思,盯紧孩子,孩子就可能养成一个终生受益的好习惯。在培养他养成好习惯的过程中,要多鼓励他,让他知道这样做是好的。
  
  第二个关键词是从小立志,可以通过背诵励志诗词、旅游励志等方式,开拓孩子的视野。家庭教育的第三个关键词是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
  
  此外,家庭教育应该是爱的教育,是快乐的教育,是沟通的教育,父母要爱孩子,要为他们营造一个快乐的受教育的氛围,还要多与他们沟通,听听他们的想法。当然,家庭教育永远应该以教孩子做人为主。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