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84万人弃考:国际班成为留学预备班

--------------------------------------------------------------------------------
点击次数:2548  发布时间:2009-6-10 10:47:11

 

  在一个教育多元化的时期,国内高校开始直面境外高校的竞争

  7日一早,当全国1020万名考生纷纷赶赴考点见证“人生重要转折点”时,刘科言却徜徉在梦中。11点多,当语文考试结束时,这名高三学生才起床,下午去烧烤店踩点,因为8日高考结束,他要和高一、高二同班的60多名考生聚会。

  “呵呵,聚会是挺幸福的,其实,考托福时,我们的压力并不亚于高考。”刘科言通过电话对CBN记者说。

  作为重庆巴蜀中学国际班的学生,刘科言此次放弃高考,是因为他已选择了去美国印第安纳伯明顿分校读书,“我申请了8所,答复有5所,这所学校也正是我想去的。”

  与刘科言一样,国际班的29名高三生今年全部放弃高考,他们都取得了美国排名前100的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84万人放弃高考

  据不完全统计,加上重庆市外语学校等名校,重庆高三学生选择留学的人数达到了300名。“如果加上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弃高留学生,这个数字并不小,而且每年递增。”北京一所重点中学的原校长感慨道。

  与此同时,由于多种原因,我国报名参加高考的人数在逐年递减。

  6月2日,教育部学生司副司长姜钢透露,今年高考报名人数约为1020万名,比去年约减少40万。这也是近几年高考报名人数连续增加以来的首次减少。姜钢认为,适龄人口总量的减少是高考报名人数减少的直接原因。

  此外,姜钢还表示,今年我国有83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而据教育部提供的数据,在今年1020万高考报名考生中,应届高中毕业生为750万。这就意味着尚有8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没报名参加今年的高考。

  对此,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的一位工作人员曾透露,这并不奇怪,基本属于正常状态。根据教育部的统计,从2005年开始到今年,连续5年,每年都有10%左右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不报名参加高考。

  “以这个基数算的话,84万人放弃高考还在正常范围之内,无论是一些优秀的高中生放弃高考,还是受家庭条件和学习成绩等影响放弃高考的学生,这样的现象都是值得大家反思的。在一个教育多元化的时期,教育同样面临着竞争。”上述中学原校长对CBN记者说。

  事实上,这些年,来自我国香港地区以及欧美的大学已经开始与境内的大学短兵相接抢夺生源。而随着台海两岸关系的不断缓和,台湾地区大学开放大陆学生前往就学也已是指日可待,今后放弃高考选择留学的学生可能会更多。

  国际班成留学预备班

  “坦白说,不是没考虑过参加高考,以我的成绩读一个一般的重点大学没问题,但要上国内最好的大学,是很渺茫的。我还不如去美国综合排名100以内的大学,美国排名不错的大学在全世界排名基本也是靠前的。”刘科言告诉CBN记者,他读高一的时候就开始有了这样的想法,而高一、高二之间暑期两个月的美国学习生活更让他坚定了这种想法。

  高三时,刘科言以不错的成绩进了学校的国际班,并开始为出国留学作准备。

  “我们这个年纪基本是可以对自己未来作出负责任的选择了,父母亲对我出国是比较支持的。”刘科言说。

  而进国际班的学生,不出意外的话基本都会选择出国留学。2008年,该班30名高中生同样选择了留学。

  “美国大学相对比较灵活,即便在大学期间还可以选择。我们有名学生先是上了一所美国排名还可以的大学,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又考进了麻省理工学院。”巴蜀中学国际部主任余赢告诉CBN记者。

  事实上,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的公办示范高中,放弃国内高考转而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数量在增加。以北京四中为例,每年都会有几十名学生在高考前被国外的知名高校录取,他们中不乏具备冲击高考状元实力的学生。

  美国优秀的大学也将“绣球”抛向了这些优秀的高中生。今年,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三女生闵婕就先后收到了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等14所美国名牌大学发来的录取通知书。她最终选择了去耶鲁。

  “相比较而言,这些孩子成绩是不错,最为关键的是他们有很强的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申请国外大学为例,这些学生没通过中介公司去联系,都是自己主动和不同大学联系,自己递交申请、沟通,几乎没让家长和老师操心。”余赢对记者说。

  高教质量决定学生去留

  “高中生留学热给我们的教育改革提着醒。”参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调研的广州岭南教育集团总裁俞仲文告诉CBN记者,学生交费上学,已经成为购买教育服务的市场主体,但高校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并没有改变,学生自主选择的自由度并不大。

  在一份由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组织编写的《2009中国教育发展报告》中,有关于“大学生教育质量调查”的部分。报告提到,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008年初公布的24所不同类型在京高校、约1.6万名学生的抽样调查,高校质量的结果难令人满意。有近一半的学生对自己在“专业相关实践技能”、“书写具有一定理论性的文章”以及自主创新方面的能力评价较低。

  在一些长期呼吁教育改革的人士看来,中国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已脱离社会经济发展,一些大学甚至抛弃了教育自身应遵守的人文价值理念,单纯唯市场马首是瞻,结果学问没做好,形势亦没跟上。

  “高学费、近些年学术与教育腐败曝光的事件逐渐增多,再加上类似于罗彩霞事件的出现,实际上让国内高校的公信力受到很大影响,虽然这背后不是一个简单的教育问题。”一位高校改革的研究者告诉CBN记者。

  家长们的算盘打得很精。

  在很多家长看来,在就业形势不佳的情况下,留学经历以及所接触的圈子,都有利于孩子将来的发展,求职时自然会受到跨国企业的青睐。

  “孩子的学习环境很重要的。在国内,上完大学,就业也很难,托关系给孩子找工作,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一位高中学生家长对CBN记者说。

  不断增加的家庭收入以及人民币升值,也让许多家庭具备了把孩子送出去读书的经济实力。例如留学新加坡,学费加生活费每年只需8万~12万元人民币左右,还可能获得新加坡政府奖学金,诱惑自然不小。

 


—— 信息源自: 第一财经日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