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高考成绩在各地备受关注,但教育部表示,要严格规范考试科目与次数,逐步完善教育评价办法,不以升学率对学校排队,不单纯以考试成绩对学生排名,制止对高考成绩的各种炒作。
要先断利益链条
一些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就是因为学生高考成绩好,学生“达本率”高。许多学生慕名而来,于是,就出现了为上名校“踏平门槛挤破头”的情况,不仅优质生源源源不断,而且高达数万元的择校费也让名校赚个盆满钵满。
学校要想达到这种效果,就有必要对本校学生所取得的高考成绩进行一番炒作,以提高学校的人气、财气,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正是这种相互之间的攀比、竞赛,导致了炒作学生高考成绩之风愈演愈烈。这根涉及学校和老师的利益链不断,禁止炒作高考成绩的现象就难以避免。
还需配套措施跟进
在现行教育体制下,高考像是压在每个孩子心中的大山。因此,对高考无休止地炒作,必将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
笔者期待,“禁止炒作高考成绩”的要求能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引导学校正确理解国家的高考制度。
对此,笔者建议,高考成绩有必要进行保密。有了这样的配套措施,既可以防止考生自尊心受到伤害,又可以防止对高考成绩的各种炒作。黄名金
炒炒状元也无妨
在应试教育的模式还没有完全被取消之前,我倒是认为炒炒高考状元也无妨。
要知道,对于老师来说,班里出了状元是对他教育水平的肯定;而对于家长来说,则意味着十几年心血付出的回报,他们当然希望更多人能分享这个好消息。
赞同禁炒的人会说,名次的公布和炒作状元最终会伤害学生。但学生真的就这么脆弱吗?为什么不能把炒作状元当成激励的手段?
再说了,学生总要步入社会吧?如果他们不能面对高考排行榜,日后又怎样去面对社会上的激烈竞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