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透视09高考四大热点:新课改能否淡化考试教育?

--------------------------------------------------------------------------------
点击次数:3781  发布时间:2009-6-5 10:14:15

 

  今年高考加分政策规定如何?10省份新课改高考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半数以上省份实行平行志愿对考生有何利弊?什么原因导致高考报名人数不增反降……2009年高考即将到来之际,记者就这些社会关注的问题走访了教育主管部门、专家、学校和家长。 
 

  高考加分政策:能否保证公平运作?

  高考在即,“浙江高考航模加分者被指多来自权势家庭”的报道将饱受争议的高考加分政策,再一次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很多人对高考加分的公平性提出了质疑,有专家甚至呼吁取消高考加分政策。

  采访中,很多家长、老师向记者表示,如果不能保证公平运作,加分政策还是取消的好。上海市大同中学化学特级教师杨捷说,教育部门的加分政策是为了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也是高校选拔多元化体系的需要。然而,好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却走了样,一些有权有钱的家长想尽办法来帮助子女获得加分,这直接损害了教育公平。因此,如果没有好的保障制度,加分政策不如取消。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近日表示,教育部将进一步规范高考加分项目的设置,到底哪些项目可以加分,应该值多少分,都会进一步研究,同时明确严守标准,宁缺毋滥。

  与此同时,海南、重庆、北京等地先后对加分政策进行了梳理,或取消了部分加分项目,或降低一些项目的加分比重;浙江、湖北等地表示对加分的学生进行公示,以防止作弊。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姜钢表示,对符合条件的加分学生进行公示,否则无效;坚决杜绝弄虚作假。“我们希望通过加分政策,使真正学有所长的学生的才华得到施展,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他如是说。

  平行志愿:能否降低填志愿风险?

  在湖南、江苏、上海等6个省份实施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的基础上,2009年我国新增河北、吉林、江西等10个省份进行改革试点,全国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考生人数达到了“双过半”。

  2008年起,教育部开始推行高考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方式,这种方式以分数优先填报志愿。而以前高校招生主要看第一志愿,因此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顾虑重重,一旦志愿填报不当,就可能造成高分却上不了好学校甚至落榜的后果。

  平行志愿的特点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即先看分数再看志愿。具体而言:第一步,按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排序。第二步,每个考生投档时,按志愿中先A学校,再B学校,再C学校的顺序检索,以此类推。

  姜钢表示,平行志愿投档缓解了考生志愿填报压力和风险,提高了考生志愿满足率和招生工作的透明度。

  但是,降低风险不意味着没有风险。杨捷指出,对于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来说,平行志愿并没有更多地增加他们进入好学校的机会,规避风险的最好方式是平行志愿要有适当的“梯度”,将最理想的学校放在前面,而最后一所学校要选择把握大的。

  新课改:能否“减负”、淡化考试教育?

  今年将有辽宁、天津、福建、安徽、浙江5个实施新课改后的省份第一次进入新课程高考,加上以前的山东、广东、海南、宁夏、江苏5省区,全国共10个省份实施新课改高考。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本应作为手段和工具的考试却成了教育教学的内容和目标。往往用考什么来决定教学内容,把高考作为评价教育的终极结果,这是目前教育存在的最大缺陷。

  针对这一缺陷,我国实施了新课改。教育部考试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新课改的目的在于“减轻学生负担”,打破“一考定终身”;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为目的,将学习科目扩展到社会、人文、技术等领域,增加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不少学校和家长表示,以前高考是“一锤子买卖”,现在把一次性考试变为过程性评价,这对学生的考察更全面、更立体、更客观。

  然而,新课改也遇到不少非议。2008年高考中,江苏进行了“高考成绩(语数外三门)+学业水平测试+综合评价”三位一体的录取改革。当年的一些高考高分考生因为在学业水平测试的某些科目中未达到一定的成绩,最后无法进入名牌高校,这引起该部分学生家长的强烈不满。

  “现在说减轻负担和打破‘一考定终身’还为时过早。”江苏的一位高三学生家长表示,新课改的方向肯定是好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却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本来是为了减轻负担,但最终却使得孩子新、老教材一起学,各门功课都要精,压力太大了。另外,以往是一次高考,现在却还要加上学业水平测试,这无异于两次高考。“新课改到底怎么改还是要多听听学生和家长的意见。”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则强调,新课改高考的改革必须配备制度性保障。一旦高中学校在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定这两项重要指标的考评上,无力做到公正、诚信和透明,那将会适得其反。

  报名人数减少:是否缘于就业难?

  有关数据显示,今年报名参加高考的人数约为1020万名,比2008年下降了3.8%。多年来处于持续增长的高考报名人数为何下降?

  分析人士认为就业难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一位农村家长说:“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农村孩子不如早点学门技术或者去打工。”

  但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姜钢对记者明确表示,人数下降最直接的原因是适龄升学人口在下降。

  山东省高考报名人数下降幅度较大。据了解,这个省今年报名人数为70万人左右,比去年锐减7万多人。采访中,该省教育部门及学校都承认,今年放弃高考群体的人数呈明显上升趋势。他们认为,适龄人口绝对数量减少是重要原因,但就业形势的严峻同样也是重要因素。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民族中学副校长宋文新表示,高中生弃考是觉得升学无望或对大学毕业后就业感到迷茫。

  熊丙奇表示,报名人数下降是多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了适龄考生减少和就业形势严峻之外,出国留学学生增多和新课改使得复读生减少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一位教育专家提醒,不管就业难是不是高考报名人数下降的主要原因,但社会上有关“读大学不管用”的议论值得关注。不少家庭为了孩子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几乎倾其所有,孩子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投入与产出的不对称,让他们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怀疑,这是值得警惕的。

 


—— 信息源自:新华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