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的数据,除了广东、江苏、重庆等省份的高考报名人数比去年稍有增长之外,大多数省份的高考人数出现了减少状况,个别省份的下降幅度甚至超过了10%。
高考人数普降的原因,主要有:高中学生绝对人数减少;二是课改使一些非应届考生放弃复读;三是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大学生的就业神话破灭。
从“高考独木桥”,到学生转变观念,就读职校等其他选择,大学神话破灭后,这种理性选择值得鼓励和称赞。暂不论大学公信力下降,就出现这种多元选择本身,体现了社会的进步。
在“高考决定命运“的年代,对大学的绝对崇拜丝毫不亚于对某位领导人的崇拜,这种迷信和崇拜扼杀了很多富有创造力的人才,也扼杀掉了很多其他的选择和可能性。同样,这种崇拜和迷信,也使大学自身洋洋自得,不思进取,创造力低微。
高考神话破灭后,人们能够重新理性思考,理性选择,在一个神话的年代,这种理性思考是不可能成功的。当然最重要的是,如何为多元选择提供便利,如何为多元选择的成功提供路径和可能,值得思考。
这时,教育改革必须跟上,配合这种多元选择。为进行多元选择的学生提供成功的可能,仍是教育的责任。教育改革的一个最主要目的应该是:为多元选择提供路径,进而为多元成功提供教育,提高教育的创造力。
在社会民众主动做出选择后,教育改革可谓是享有天时地利人和。教育改革怎么改?
笔者认为,主要应该从三方面考虑,第一,教育如何与社会接轨,融入社会。第二,各类教育机构大学、职院如何布局。其办学水平的评价如何科学合理,办学进入机制如何完善。第三,如何改进现有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从这三个方面思考,或许能让他我们抓住一丝头绪,理出一些方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