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如何帮助孩子自信放松面对高考

--------------------------------------------------------------------------------
点击次数:2086  发布时间:2009-5-26 11:03:58

 

  案例

  小蕾曾两次参加高考,每次考试前后,都出现较严重的紧张恐惧心理,面色潮红,全身出汗,两手发抖,心悸胸闷,头昏脑涨,注意力涣散,思想迟钝,原来熟记的复习内容,一时无法“回忆”起来,导致每次高考都落榜。

  专家诊断

  小蕾是典型的“考试综合征”。患考试综合征的孩子有的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尿频、尿急,严重者还会大汗淋漓,头脑轰鸣,手指震颤,甚至虚脱、晕厥。

  所谓考试综合征是指患者由于心理素质差,面临考试情境而产生的恐惧心理,同时伴随着各种不适的身心症状,导致考试失利的心理疾病。

  专家支招

  ■钱志亮  北师大教育学院副教授 特殊教育系教学主任

  ■产生原因:

  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类。由于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或提出过分的不恰当的要求,导致孩子心理压力过大;孩子缺乏自信心、过分紧张,有严重的自卑感;错误地低估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总担心自己对考试准备不充分,不能取得好成绩;由于考前不适当地减少睡眠时间而过度疲劳,加上心理紧张,食欲下降,影响了大脑供血等,这都属于内因。

  外因可能与临场过分紧张相关,如:考题难度过大,考试时间太紧,监考人员过于严肃,造成不适当的紧张气氛等。

  ■矫正对策:

  1、消除考试前各种心理压力。

  家长不切实际地提出过高要求,期望值很高,行动上有意无意地催逼、威胁、强迫和施加种种压力,为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家长应该消除一切强加在孩子身上的压力。

  在学校,老师要积极创造和谐、适度的学校气氛,团结紧张、严肃活泼,适当强调竞争但不用学习成绩作为惟一标尺衡量学生,消除心理紧张及恐惧情绪,正确对待考试,轻装上阵。

  2、纠正孩子不正确的应考方法。

  第一,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这包括:做好睡前准备工作,消除不利于睡眠的各种因素;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尽量做到环境安静,空气流通;考前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劳逸结合,使大脑保持清醒的状态。

  第二,培养良好的情绪。首先,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使他们充分地估计自己的知识和才能,调整期待水平,用平常心对待考试的成功与失败。其次,在紧张考试复习中,可适当安排文体活动,消除孩子的紧张心理和大脑疲劳状态。

  第三,考前一天要妥善安排。首先,停止孩子的迎考活动,让大脑得到最宝贵的“大战前”宁静休整时间,养精蓄锐。其次,要停止紧张的脑力劳动,让身心松弛,处于宁静愉快的最佳状态,听音乐、看电视、公园散步、做徒手操等,有意识地忘却即将到来的“大战”情景。最后,充分保证当晚的睡眠时间。

  第四,学会各种应试技巧,消除考试时的紧张感。首先,做好应试准备,进行一些答题的策略训练。要对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应试技能及时监测,发现薄弱环节,再加强命题范围分析、考试重点领会、考前身心状态等相关调整。其次,考试技巧的准备,如试卷填写顺序、审题作答要领等。再其次,考试时发现“怯场”,要不紧张、不惊慌,进行自我鼓励,暗示自己有能力战胜问题。再者,考场上紧张时可暂时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如深呼吸、回忆愉快往事等。最后,遇到难题,若一时想不出答案,可跳过难题,着手做另一个比较容易的问题,然后再回过头来思考这道试题。

 


—— 信息源自:教育周刊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