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中职成才路上 群星闪耀

--------------------------------------------------------------------------------
点击次数:4064  发布时间:2009-5-25 10:50:16

    第三届上海市“星光计划”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大赛日前圆满落幕。一批在职业技能比赛中脱颖而出的中职生和他们的老师,成为上海职业教育的骄傲。
   
    上海市“星光计划”是由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倡议,并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出资于2005年开始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的项目,目的是加强教育与劳动部门的合作,以就业为导向,将学校的教育与社会的需求结合,与就业岗位需要结合,与国家职业标准结合,与全国技能大赛要求结合,推进职业教育更多、更好、更快地培养知识型、技能型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
   
    本届星光计划技能大赛紧贴国家职业标准和全国技能大赛的要求,共设置了60个学生比赛项目和9个师生同台竞技项目;在60个学生比赛项目中,有44个项目是与37种职业资格考核要求相结合的,有43个项目是由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负责命题和考评。经过初赛、复赛等环节,7000多人次的学生和老师进入了最后的决赛,有2253人次的学生和68名教师在大赛中获奖,其中产生了学生项目的全能一等奖182个、教师项目一等奖11个。本届大赛还产生了137个团体奖和23个优秀组织奖。此外,大赛还向连续三届指导学生参赛获得全能一等奖的优秀指导老师特别设置了“星光金牌指导教师”奖,有12位指导老师获此殊荣。
   
    今天本报刊登一组本届大赛获奖的征文,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上海职业教育的喜人前景。
   
1  肩负梦想  坚持到底
   
    就是那一天,天色未亮已踏上征程。面对各路选手,虽然内心忐忑,但我们脸上的笑容丝毫不减。
   
    我是代表东辉第一个出赛的选手,比赛项目依次为:英语口语、会务迎宾、茶歇台布置、找差错和插花。第一个是我的强项,可是当我自信满满地说到第四句英语时,突然忘词了。没有慌乱,我冷静地接下去先讲了最后一句,随即对第四句进行补充,巧妙地完成了这个项目。我始终将微笑展现在评委们面前,这微笑一直伴随我一步步走到了最后一个项目——插花。
   
    谁知最后一项比赛刚开始,意外就发生了。我本打算用剪刀修剪超出规定高度的水腊叶,一刀下去,竟然将我的小拇指剪掉一小块皮肉,顿时鲜血直流。我顾不得血流不止的手指,继续飞速地完成作品。不想后来血越流越多,滴在花上、桌上、地上……评委老师们见状都惊叫起来。而我仍然不敢有半秒松懈,就算是为了长久以来支持我、信任我的父母、老师和同学们,都没有资格轻言放弃。
   
    咬紧牙关,我终于完成了比赛。走出门,我很痛,很想哭,但只对老师说了一句话:“我完成了……”
   
    回首这一路走来,眼前总是浮现着,初次坐在会展集训队准备参加“星光计划”技能大赛时,兴奋而又忐忑的模样;心中,总是坚定着,每当有人在集训中被淘汰时,留下来的人要为荣誉而战的信念。真的很高兴自己能够一直肩负着梦想,坚定地走到最后……
   
    东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  傅小倩
   
2  我看到了参赛选手的“蜕变”
   
    参加技能大赛,作为一名指导老师,我感到无比欣慰。不仅因为我看到了选手们出色的临场发挥,而在于在迎接星光的日子里我看到了他们的“蜕变”。
   
    刚组队时,队员们身上的问题可不少。自由散漫、贪玩、娇气、不动脑筋、依葫芦画瓢等等。只要离开我的视线,他们就偷懒,聊天、玩手机、吃东西……经常把我气得七窍生烟。然而,伴随着星光训练,这些选手变了,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有一次,训练快结束时,杨阳,这个本来很贪玩的孩子却提出,要我留下再给她指导指导。我同意之后,其他同学也怕被超越,纷纷要求我加班辅导。本来只是个别辅导,结果变成了全体训练。如此反复,一直到晚上9时半,选手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在开始的日子,队员们没有整理训练室的习惯,常常用完东西就随手一摊,把训练室弄得乱七八糟的。但慢慢地,他们不仅把训练室打扫得干干净净,还把所有的物品整理得井井有条。反而是我常常找不到东西,要去问这些能干的小管家了。
   
    南湖职业学校教师  董滢
   
3  焊接赛场玫瑰双双绽放——记第三届“星光计划”焊接比赛选手刘婷婷、吕美玲
   
    刺耳的机器轰鸣、几十公斤重的钢板材料、近千摄氏度高温的火星飞溅……没有人会否认,“焊接”这门技术是对操作工的考验,更是对技术、毅力和勇气的挑战。在令许多大男生都望而却步的“焊接赛场”,却出现了两位清秀的女生。几个月来,她们和男生一起学习,一起训练,一路过关斩将,直至杀入决赛。她们赢得了赛场内外全体师生的钦佩和赞誉,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赛场双玫瑰,星河姐妹花”。
   
样样要求完美——刘婷婷
   
    刘婷婷,清秀的五官、瘦弱的身材、轻言细语,脸上始终漾着甜甜的微笑。若不是身上那被火星溅出好些小洞的工作服,还有怀里抱着的一堆沉甸甸的工具,你怎么都想象不出,这是一位刚完成四个小时连续作战的焊接女选手。
   
    三年前,家住山东滨州的婷婷跟随做生意的父母来到上海长兴岛,考入江南造船厂职业技术学校。她所学专业是“船舶制造维修”,必须掌握“可怕”的“焊接”基本功。看似柔弱的婷婷,训练起来毫不含糊,装零件、搬钢板、焊材料,样样都不落后。报名参加了“星光计划”集训队后,婷婷对自己要求严格得近乎苛刻,不允许一点不完美。终于,她从数百名同学中脱颖而出,成为学校参赛队中唯一的女生。
   
豪气不让须眉——吕美玲
   
    同样的清秀,同样的纤瘦,同样的未语先带三分笑,来自上海船厂技校的吕美玲则更多了一份“不让须眉”的豪气。
   
    美玲来自安徽,三年前,同样是跟随经商的父亲来到上海浦东,进入了上海船厂技校。听说“焊接”技术人才缺口大,就业形势好,美玲立刻决定——就学这个专业。“不行,绝对不行。”母亲一听说宝贝女儿要学“焊接”,吓坏了:“这活儿苦着呢,多少人高马大的男生都不肯学,你个小丫头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美玲的犟劲上来了:“花木兰可以替父从军,我学一门技术怕什么!”
   
    真的学上了,美玲才知道母亲担心的原因。累且不说,高温酷热,飞溅灼伤是家常便饭,美玲伸出“点缀”着点点疤痕的手,轻轻地说:“苦倒是没太觉得,就是觉得好痛。上了公交车,都不好意思伸手拉扶手,看看人家女孩子的手都是白白嫩嫩的,心里真不好受。不过也没什么,想想自己从对焊接毫无概念,到一点点了解到完全学会,再到做得漂亮,这个过程很享受噢!”
   
    上海市科技管理学校教师  曹隽
   
4  因人施教  让学生更出色——访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卫校项目指导老师
   
    在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卫校,为指导、训练此次参赛同学,教师团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出色的智慧。
   
    危重病人抢救护理项目的指导老师张美琴,是一位兼备丰富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谈到怎样提高学生的实战操作能力,张老师胸有成竹:“我们采取邀请同专业其他学生轮流观摩的方式,为参赛选手营造了一个众人观赛的实战环境,促进参赛选手提高了临场应变能力和赛场经验。”训练虽然艰苦,但结下的师生情谊却历久弥香。前两届获奖学生至今还和张老师保持联系。参加工作后的她们,在医院里许多高学历的同行中总能脱颖而出,有的半年内就成为带教老师,有的获得医院内操作竞赛的一等奖。
   
    现场急救技术项目指导老师顾志华,在护理现场急救技术方面有着丰富的授教经验。她非常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参赛学生的协作意识。在顾老师眼中,参赛选手都是通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在拥有良好的基本素质的同时,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进取意识,所以作为指导老师,要因人施教,帮助她们在训练中加强交流、取长补短。例如,在给病人做加压包扎止血、分袋包扎时,让同学们互相交流手势,观察病人的反应,寻找更加有效的方法来减轻病人的焦虑、恐惧和心理创伤,从而在相互学习中提高了各自的操作水平。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卫校  蔡颖萍  南德红
   
5  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
   
    多年来的专业教学让我感觉,要教会我们这些学生掌握一个动作、一种技能甚至考出一份证书,也许并不难,而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培养学生养成优雅的仪态、灵活应变的服务意识、丰富的人文素养,才是我们面临的真正难题。
   
    我在专业课教学中,一直尝试利用各种机会和手段去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观念。如实训课上,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我就要求学生换上正规的工作服(白衬衣、马甲裙子)和黑皮鞋,扎起头发,剪短指甲,在仪表仪容上慢慢灌输学生行业的规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行业要求,培养正确的审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让学生在感受被老师尊重的同时,体会和认同这样一种学习、生活的方式,培养他们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又如,利用一切机会带领学生去酒店参观、参加社会学校的各类服务工作,增加学生的实战机会,锻炼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让他们在有限的生活经历中学习与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交流沟通,从而丰富他们的社会经验等等。
   
    上海市工商信息学校教师  杨春红
   
6  脚踏实地,做光荣的劳动者——访著名全国劳模马桂宁
   
    4月18日,第三届“星光计划”职业技能大赛闭幕。所有为职业教育做出成绩和贡献的代表走过红地毯,他们在夹道欢迎的人群中走过去,接受人们的欢呼。全国著名劳模马桂宁师傅走在所有人的前面,成了大家争相采访的焦点。
   
    候场的时候,马桂宁显得很兴奋,不停地询问身后的徒弟——也是全国劳模的李慧麟:我的头发乱吗?一会儿又问,我的衣服怎么样。外号“小博士”的李慧麟,平时在师傅面前就是乖小孩,今天对师傅更是呵护有加。一会儿帮师傅抻抻衣服,一会儿帮师傅理理领带,还蹲下来帮师傅擦皮鞋上的灰。
   
    马桂宁在市百一店做了几十年的营业员。即使他成了全国劳模、成了高级经济师,也没有离开一线柜台。他的贡献在于高超的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以及他那为顾客着想,为顾客服务的理念。据悉,目前马师傅已经收了564个徒弟。当有人问他,如果中职学生要拜他为师,他会收吗?他乐呵呵地说:“别看我已经70岁了,我的身体还结实着呢!中职学生有知识、懂技能,他们愿意跟我学的话,我都愿意收他们为徒”。
   
    马桂宁师傅认为举办学生技能比赛是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社会需要多方面的人才,当然需要专家、学者,但尤其需要普通劳动者。”他反复强调:“中职学校的学生一方面要有宏大的目标,要多学知识,用科学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另一方面要脚踏实地,每做一件事,都要从零开始,不能眼高手低。须知,当个普通的劳动者,是无上光荣的。”

 

 


—— 信息源自:新民晚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