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 点击次数:3544 发布时间:2009-5-25 10:49:43 障碍儿童与资优儿童,尽管自身条件不同,但都应得到社会和教育的“特别关注”,在适宜的教育环境下,得到各自合适的发展。近日,在上海市教委主办的“2009上海教育论坛”上,与会的中外教育专家达成以上共识。 本届论坛以“探索与发展——上海特殊教育发展的政策与路径”为主题,为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韩国以及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的教育专家提供了探索特殊教育的交流平台,他们提出的一些见解和建议,对满足各类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需求,体现教育的全面性、充分性和现代性,开出了“良方”。 “随班就读”不能变成“随班混读” 残疾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美国威斯辛儿童医院儿童发展中心医疗主任马克·道格拉斯·西姆斯提出“言语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学习障碍及注意缺失”是儿童发育的四种常见障碍,因此,对特殊需要儿童的诊断与识别尤其重要。卢湾区教育局局长唐海宝说,现在中国已有残疾人康复机构19000多个,各类特教学校1667所,在校盲、聋、智残学生583.3万名,必须继续推进残疾儿童在普通学校就读。 一些专家指出,根据全纳教育的观点,实现一体化教育,让残疾儿童与非残疾儿童一起接受教育是大势所趋,随班就读也是一种方式。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沈泓博士强调,“随班就读”如果仍停留在特教上,结果必然会造成“随班混读”。他认为,办好“随班就读”的重点在于普教,不在特教。要使普教老师愿意接受残疾儿童,同时具有教好残疾儿童的能力。 “资优教育”不是“简单造势” 资优儿童的教育,同样也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难题。上海教育论坛此次首次引入资优生教育,本身说明这个问题不容忽视。 上海中学校长唐盛昌以九个资优生案例,介绍了资优生培育的三个关键点:飞跃期·志趣·目标。他认为,资优儿童可能存在单向、双向和多向志趣等类型。在广泛兴趣基础上聚焦一定志趣,能保证资优儿童学习的深度和持久度,使他们在某一领域或相关领域获得最大限度发展。 与会的一些上海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校长,对资优生教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为在他们这些学校里不乏尖子生。然而,他们认为,资优教育应当更具“天然”的成分,是因为有天分的学生,需要教育提供适合的服务,而不是企图通过资优教育制造资优的学生。资优教育,是满足这部分有特殊潜质的学生的“因势利导”,而不是“简单造势”。
—— 信息源自: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