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创业教育挽救知识失业

--------------------------------------------------------------------------------
点击次数:3555  发布时间:2009-5-5 10:04:55

 

今年7月,是北京首批大学生村官聘用期满的日子,由于就业形势严峻,利用好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在农村创业无疑是他们很好的出路;同时,就业形势愈加紧迫,创业无疑是应届毕业生就业的另一种途径。

但根据调查,青年创业的依赖心理较严重、创业意识不够,往往导致创业没有结果。如何将青年创业的意向变为行动,创业教育显得刻不容缓。同时,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量剧增,“知识失业”越来越明显,也为创业人才和创业教育提供助推力。专家表示,创业教育需学校、社会机构和家庭等方面的共同努力。

知识失业 依靠创业解决问题

“知识失业是指一部分受过相当教育的知识劳动者找不到工作或降低工资标准、放弃专业技能优势与其他劳动者竞争工作岗位。”这是去年发布的《中国人才发展报告》中对知识失业的书面解释。

也许人们对知识失业这个名词感到陌生,但越来越紧迫的就业形势,让越来越多的高学历者纷纷降低期待薪值,或在找工作的“路上”奔波着。尤其是在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量剧增、金融危机爆发的环境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了社会的关注热点。

专家指出,解决知识失业的根本途径有三种,一是压缩招生规模,二是引导学生放弃择业机会而低标准就业(工资、专业特长与工作环境),三是鼓励学生积极创业。由此看来,创业将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首要选择。

据了解,知识失业信号越来越明显,将势必为创业人才和创业教育提供外部助力。“社会呼唤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型人才,鼓励大学毕业生积极创业,是因为大学生人力资本积累多年,他们有能力现在或将来实现创业,社会要求享有更多知识资源和专业技能的大学生,能够比一般劳动者更快地发现创新机会、创造更多创业岗位。”该专家表示。

创业 实现就业的另一种途径

今年7月,北京市首批2016名大学生村官从853个行政村结束3年任期。他们任职期满后,首先将面临转岗的问题。今年全国12省的一项抽样调查中,在回答“政府提供的出路中,你会选择哪一个”时,70%的村官回答为“考取公务员”。

有关专家认为,从大学生“村官”中招收公务员的比重不会过高,这就需要引导大批具有现代知识的大学毕业生进行创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刘利民做客网上访谈时介绍,北京体育大学的一位毕业生,在大兴工作,他和同伴一起自主创业,在当地村子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做了一个生产蘑菇的大棚,现在的经济效益非常好。不但自己的创业价值得到实现,同时为这个村子、为周边的农民创造了很多的财富,得到了广大村民的认可,所以被选为村委。

此外,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讲,他们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时,更多人想到了自己创业。目前是北京工商大学大三学生的邵同学对记者说:“创业也是实现就业的另一种途径。”他一直梦想着毕业后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店面,不但解决了就业问题,也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创业意识 亟待进一步加强与深化

创业经验欠缺,或创业知识不足,是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通病,就像一直想自己开店的邵同学,当记者问其考虑如何开店时,他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在记者调查中,像他这样的大学生不在少数,创业,在大学生头脑中仍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由于缺乏经验、相关专业知识不足,大学生对于创业的感觉相当“朦胧”,这也导致近九成大学生有自己创业的打算,但实际创业的人却少之又少。

对此,北京青年宫党委书记、青年压力管理中心理事长冯松青对记者表示,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意识很传统,依赖心理非常严重,他们首先考虑依靠父母的关系,看是否能够对自己创业有所帮助,其次考虑国家会出台什么政策支持创业,并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除此之外,通过与不少大学生的接触,冯松青发现,大学生在创业的心理准备上明显缺乏,他们不但没有正确的创业信心和决心,在创业上还存在误区,如他们在考虑就业时,首选是出国或考研,再者去国企工作或报考公务员,这些都实现不了,认为都不行了才选择创业。“这种思想是非常不对的。”冯松青说,创业不应该是大学生就业方式的下下之选,创业对青年的锻炼价值是最大的,只有拥有很强、很全面的综合能力才能更好地创业。

高校指导 专业性不强过于理论化

日前,记者来到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北京办公室,了解这项由团中央、全国青联发起的旨在帮助中国青年创业的国际合作项目。正当记者翻开相关资料之时,共青团北京林业大学委员会的老师和学生代表来到了办公室,“高校扶持大学生创业有些困难”。还未入座就急切地对YBC北京办公室执行主任于萍说:“我们想寻求YBC的帮助,指导我们在校内开展活动,指导大学生创业。”

据了解,为帮助大学生更好就业,目前各高校均设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但往往这个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创业方面的需求就被忽略了,学生们得不到专业的指导,对创业更是迷茫没有信心,最后只能“想想而已”。

共青团北京林业大学委员会副书记佟立成详细向于萍阐述了自己的想法,他希望在YBC的帮助下,以各种形式,如大讲堂、培训、论坛、创业大赛等,整合校内外资源,邀请有经验的企业家对学生进行启蒙教育,并对确实有创业意向的同学进行系统培训,以及实操性演练。

“针对北京林业大学,我们将设计一套系统的辅导流程,这包括对学生进行启蒙教育的大讲堂,以及实操性极强的培训,最后是经验交流的创业大赛。”于萍说,创业计划的表达,与人交往的艺术,如何选址、选项目、纳税等,都是需要教授给学生的,这种深入的指导会帮助学生了解创业的方方面面,了解市场风险,从而可以评判自己是否适合创业,避免盲目创业所带来的损失。

在此交流过程中,北京林业大学的大三学生黎彬不住地点头,在随后与记者的交流中,他表示,他和同学都非常渴望创业,平时除了从一些书籍上了解创业知识,就是多关注一些创业论坛,“但这些都是理论方面的知识,我和同学都认为,写计划书等实际操作方面的内容很难”。黎彬说,目前大学生创业,比较缺乏的是资金和经验,盲目创业很难成功,作为创业者必须十分清楚市场需要什么、需要多少、如何组织生产、怎样销售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创业教育 教育体系分四个层次运作

“在与学生的接触中,由于学生不太重视创业,高校的创业指导和教育也不成系统。”冯松青对记者表示,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仅靠学校,或仅靠社会机构,都不能全面的帮助青年就业。

有专家指出,目前大部分高校关注的仍然是少数人的“创业活动”,而不是多数人的“创业教育”,并且缺乏系统性与层次性,尤其在实践环节上比较薄弱。

冯松青认为,创业教育需分为四个层次进行,首先,学校方面,应该主抓学生的思想观念培养,“从大学生一进学校起,就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冯松青说,这包括职业目标设计、实现途径、走向社会的综合能力等,其中,学校应主抓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前安排实习基地,为以后就业打好基础。

第二个层次,是社会机构,他们应该主要进行青年创业的实用性培训,教授创业者必备的知识理论,其中包括:资金准备、如何制定商业计划书、如何注册登记、企业财务和税务知识等。

第三是家庭层面,家长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予正确的人生观,对其发展有正确的指导。最后一个层面是媒体,要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只有将创业教育细分到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才能真正解决大学生创业问题。”冯松青说。

YBC 给予专业的指导和扶持

YBC源于英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扶助青年创业模式。据于萍介绍,凡是申请通过评审的青年创业者,将获得YBC提供的3万至5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并享受为期三年的一对一导师支持。

目前已有60多位来自企业、高校的志愿者担任创业导师,为创业青年提供咨询、培训和技术支持,解决青年在创业过程中缺乏资金、缺乏经验、缺乏资源和平台等问题。同时,YBC也为高校学生搭建了一个自主创业的服务平台,在各高校开办青年创业大讲堂,在创新方面得到启发。

YBC北京办公室扶持的创业青年哈悦表示,2005年她留学回国后,决定开办一家对外教学公司,想通过对外国人的语言及文化课程的培训,让更多外国人认识中国。“然而,一切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顺利,在一段苦苦支撑后,我无奈地放弃了。”哈悦说,正在她迷茫的时候,遇到了YBC,她不仅得到了资金的支持,更多的是导师的经验和创业指导,从而使她最终成功。哈悦说:“创业就是一条你自己走出来的路,不管路上遇到什么,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资金支持、实操性强的培训、一对一的创业指导,都让参与YBC的青年感到受益匪浅。

 


—— 信息源自:北京商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