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新课改高考“一考”改“多考”未必就好

--------------------------------------------------------------------------------
点击次数:2342  发布时间:2009-5-3 11:34:41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24日接受人民网访谈时指出,2009年共有11个省份进行新课改高考。有的省把学业水平测试作为高考总分的一部分,作为录取的参考。今后的高考制度将包括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评价,以改变“一考定终身”的考录方式。

一直多年不变的“一考定终身”高考制度,弊病多多,显然落后于与时俱进的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成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维护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核心价值体现的阻力,的确需要加以有效改革。但改革的成败只是一念之差,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关键是如何进行科学、可靠、有效的改革,切实减少改革的失败因素,增加改革的成功效率?


常言道:“种田人看稻,读书人看考。”一个孩子经历十年寒窗苦读,即便是平时各方面表面良好,可最终的一次考试不过关,就不被高校录取。这种“一考定终身”高考制度,未免显得制度上的不合理、不公平、不公正。用戴家干的话说,一次考试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终生。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不仅仅要看一次高考考试的成绩,也要看平时的学习情况,就是学业水平测试,以及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也就是综合性评价。

然而,“今后的高考制度将包括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评价”,便是以“高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综合评价”三位一体的方式进行录取。也就是说在集中高考成绩之外,再结合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评价,对学生进行录取。从表面上看,确实改变了“一考定终身”。可对整个高考录取流程上看,在当前高考集中录取制度下,上述录取方式其实质还是一次录取定终身,只是把“一考”改“多考”,扩大了高考范围,拉长了考试战线,增加了学生的考试录取压力。

如果“一考”改“多考”,其结果是,把原来一个高考分数门槛,变为“高考分数”、“学业水平测试等级”、“综合评价”三个门槛,一个学生因某门功课失误,就有可能失去填报二本高校的机会,而在录取中,高校也把学业水平测试折合为分数加在高考分数上排序录取。再具体观察学业水平测试,也是各科目卷面考试。改革的效果是,高考录取方案更为复杂,学生的学业压力更大(4月28日《东方网》)。这样一来,必然没减轻学生的考试录取焦虑情绪,反而增加学生的考试心理等各方面的负担。

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壮大,社会的竞争激励机制日益成熟,加快了生活节凑,也加大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使一些心理障碍、精神疾病,甚至自杀的人群不断增多。倘若告别“一考定终身”,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熊丙奇认为:“应该是多次考试、多次录取、多次机会,即学生可以参加多次考试,每次考试对于高校录取来说,同等有效;高校可进行多次录取,由此可以实现考生拿到多张录取通知书之后再选择学校……因此,围绕增强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改革,才是我国高考改革的方向。”

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改革在思想观念、管理机制、分配制度、工作方法、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问题。而提出改变“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虽找出了“病”的症状,找对了“病”因,但更值得期待的是,必须找对“药”、用对“药”、才能药到病除。否则,改革未必见得好到哪里去。

 


—— 信息源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