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海外创业板市场成效显著 促经济和科技发展

--------------------------------------------------------------------------------
点击次数:3568  发布时间:2009-4-30 10:26:22

     海外创业板市场的发展,始于1971年美国纳斯达克成立。到2008年底,海外共有47家创业板在运行,分布于五大洲三十余个国家(地区),上市公司总数约9000家,总市值约2万亿美元。

 

历经多年发展,在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的资本市场体系中,创业板已经成为一个功能定位明确,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都趋于成熟的市场层次。在这些国家,创业板在激励创新、扶持创业、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优化资本市场结构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海外创业板总体发展势头良好

 

20世纪7080年代,海外创业板的发展经验仅限于美国。90年代情况发生变化,出于国内发展形势需要,受纳斯达克成功经验感召,海外出现了争相发展创业板的局面。目前海外运行的47家创业板,绝大多数是在这个时期设立的。

 

20003月网络股泡沫破裂,纳斯达克指数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由5132点跌到了1108点,其他创业板市场也经历了类似的股价暴跌。这一事件,对海外创业板的发展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纳斯达克和其他大多数海外创业板市场经受住了这次考验,创业板的基本理念、发展模式也经受住了考验。经过这场危机的洗礼后,海外创业板发展步伐更快,也更加稳健,总体上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首先,原有的市场稳步发展。美国纳斯达克、英国AIM、日本佳斯达克、韩国科斯达克、加拿大TSXV市场等为代表的老牌创业板市场发展势头良好。尽管经历了08年的大动荡,但是与2002年相比,截至0811月底,这五家创业板市场市值仍增长了14%,成交量增长119%,上市公司总数在大量网络公司退市的情况下依然增长了1.3%

 

规模扩张的同时,市场流动性和融资能力大幅提升,有的甚至超过了相应的主板市场。2007AIM市场融资额达290亿美元,不仅帮助伦敦交易所夺得全球融资额冠军,也使伦敦成为世界上最有活力、最受中小企业欢迎的金融中心。在全球股市动荡的2008年,AIM市场仍有27IPO,居境外所有交易所的第二位。纳斯达克近年来的IPO数量一直占美国市场总数的50%以上。到200811月底,韩国科斯达克仍有900多家上市公司,总市值占本国GDP10%以上,交易额超过了主板市场。

 

与此同时,新的市场纷纷设立。2002年到2008年,海外有13家创业板市场新设。其中,印度孟买交易所2005年设立的Indonext市场,目前上市公司已经超过2700家,市值超过200亿美元,极大地促进了印度高科技产业和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2003年德国整合原有的Neure Market,于2005年重新设立了由交易所监管的创业板Open MarketIPO数量在20062007年分别达到59家和43家。

 

创业板的市场形象也随之不断提升。2002年以后,尤其是近几年,海外创业板市场开始改变其低端市场的形象,在全球证券市场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纳斯达克于2006年被美国证监会批准成为全国性证券交易所,日本佳斯达克于2004年成为交易所市场。2005年,韩国将韩交所、韩国期货交易所及科斯达克合并成立了新的韩国证券期货交易所,科斯达克由此成为韩国证券市场的重要主体之一。一些成熟交易所市场也主动拥抱创业板,以吸引高成长性的创业企业上市,增强交易所的持续发展能力。如泛欧交易所于2005年设立了Alternext板块,纽交所于2006年通过合并群岛交易所拥有了Arca高增长板块。

 

三大因素促成创业板的发展

 

创业板在海外的出现和发展,有其深刻的原因。概况起来,三大因素使然。

 

一是创新、创业加速发展提出了新的金融服务需求,为发展创业板奠定了坚实的实体经济基础。二战以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新技术革命此起彼伏,“第一生产力”充分显现出了其活跃的本性。技术创新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创业机遇,创业热潮实现了技术创新的产业化,而新产业集群出现又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新土壤和新空间。这一良性循环机制的形成,极大地改变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面貌和发展方式,也对创新、创业的金融支持体系提出了紧迫和旺盛的需求。正是受这种金融服务需求的驱动,包括创业板在内的创新金融支持体系、创业金融支持体系在这些国家的发展获得了巨大的战略空间。这类金融服务需求的核心内容,是为那些创新能力强的创业企业提供股权融资服务。创业板实际上就是为这类金融服务需求量身定做的。

 

二是管理者能够通过改革不断完善发展模式与制度设计,积极提高金融服务质量,保障创业板高效运行,健康发展。发展创业板市场,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的创业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全球创业板市场的先行者纳斯达克,它的市场功能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较充分的发挥出来之前,已经默默无闻地发展了10余年。能够根据情况变化,不断完善发展模式和制度,是海外创业板市场稳步发展的内在原因。

 

仅在2002年以后,海外主要创业板市场就根据形势变化实施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强化上市资源培育与筛选,通过合适的准入门槛、便捷的审查程序、低廉的发行成本吸引优质上市资源,确保上市公司质量;扩大行业覆盖面,在以吸引高科技创业企业为主的同时,注重上市公司行业的多元化,以分散系统性风险;严格审查,强化监管,顺畅退市,防止个别企业的非系统风险向整个市场扩散,维护市场声誉。

 

 三是创新、创业与创业板市场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机制,切实发挥激励创新,扶持创新的功能,为创业板发展赢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纳斯达克和其他成功的创业板市场的发展经验,集中体现出了创新、创业与创业板市场发展之间所存在的良性互动关系。一方面,创新、创业为创业板市场发展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社会需求基础;另一方面,创业板及其所带动的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创新与创业。正因为这种良性互动机制的存在,创业板不仅被资本市场人士所关注,也能够从关注创新、创业的人士那里获得广泛的支持。事实上,大多数海外创业板市场,都是在政府的积极推动或关注下成立和发展起来的,其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发展创业板来激励创新、扶持创业,以此促进综合国力的提高。

 

创业板对各国经济和科技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激励创新、扶持创业,是创业板市场的主要功能。综观海外各创业板市场,这一功能的发挥程度有高有低。但整体上,海外创业板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这集中体现在创业板通过其独特的市场化发现与筛选机制,有效促进了科技与资本的结合,培育和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各国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创业板已成为各国高科技公司的主要融资场所。据统计,美国软件行业上市公司中的93.6%,半导体行业上市公司中的84.8%,计算机及外围设备行业上市公司中的84.5%,通讯服务业上市公司中的82.6%,通讯设备行业上市公司中的81.7%都在纳斯达克上市。在韩国科斯达克,IT行业上市公司占上市公司总数的50%以上。在市值前十五大公司中,有10家属于IT行业,分布于互联网、无线通讯,电信、网络游戏、多媒体服务等多个领域。

 

许多创业企业通过创业板的培育和孵化,发展成为世界知名公司。以微软为例,微软上市前的1985年总收入为1.62亿美元,如今已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之一,其市值一度突破5000亿美元。纳斯达克市值最大的前10只股票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知名企业,如英特尔、Google、甲骨文、苹果电脑、戴尔等。韩国最著名的网络游戏和搜索公司NHN成立于1999年,2002年在科斯达克上市,目前市值已超过100亿美元,业务遍及韩、日、美、中,成为世界10大网络企业之一。

 

创业板还促进了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美国新经济的蓬勃发展,与纳斯达克的推动、扶持作用密切相关。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大力扶持高科技与创意产业发展。在科斯达克对中小企业尤其是创业企业融资的支持下,韩国创业企业的发展非常迅猛,弥补了1998年金融危机后大企业停滞不前带来的经济衰退,为韩国经济迅速走出低谷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科斯达克市场的推动下,韩国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了质的飞跃,电子、汽车、网络科技等产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高科技产业正逐步取代传统产业成为韩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AIM市场的稳定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AIM主要的融资对象集中于5000万英镑以下的企业,对处于发展早期的中小企业发挥了巨大的扶持功能。一批小企业通过AIM的培育而迅猛发展,目前有12家企业市值超过5亿英镑,这些企业多是本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对于促进企业集聚和产业集聚的形成,改善中小企业的社会生态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暴发后,各国经济发展、世界经济发展都会面临一些全新的主题。回顾历史,新一轮创新潮和创业潮始终是经济社会摆脱危机影响,重新走向快速发展通道的必由之路。在这个过程中,以激励创新、扶持创业为己任的创业板市场,必然会发挥出独特的作用,并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

 


—— 信息源自:全景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