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党员,大连理工大学(原大连工学院)第二任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力学家、教育家钱令希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4月20日10时零1分在大连逝世,享年93岁。
钱令希院士1916年7月16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1938年在比利时自由大学获得“最优等工程师”称号后,回国参加叙昆铁路建设。他翻山越岭,风餐露宿,尽自己全力为全民抗战打开一条国际通道。1943年钱令希应邀到浙江大学任教。1950年,他担任了浙江大学土木系主任,年方34岁。
1950年钱令希院士在《中国科学》发表“余能原理”论文,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60年代他和助手一起在《力学学报》和《中国科学》上发表的关于壳体承载能力的论文,固体力学中极限分析的一般变分原理等,为塑性力学中变分原理的发展创出了一条新路,在力学界引起很大反响。70年代钱令希院士致力于在中国创建“计算力学”学科;倡导研究最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承担了我国第一个现代化油港——大连新港主体工程的设计任务,领导了海上栈桥的设计和建造,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70年代优秀设计奖。
钱令希院士自1956年起先后当选为政协第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三、四、五、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9年,钱令希院士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80年又被评为大连市特等劳动模范。1995年钱令希院士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8年获陈嘉庚技术科学奖。2005年,大连市政府为他颁发了“大连科学技术功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