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留学最新关注:留学生买文凭的几大猜想

--------------------------------------------------------------------------------
点击次数:2694  发布时间:2009-4-18 9:46:42

 

山寨,这样一种脱轨的文化理念在中国蔓延开来,并伴随着孜孜不倦的留学生一道远渡重洋,在遥远的他国如同国粹一样被演绎的璀璨夺目。若干年后,一群历经重重阻挠回到祖国怀抱,并立志投身于建设祖国的特殊群体诞生了,他们头顶着光环,双手举着证书,一起高唱着:“我们是海归,我们是海归!”

我一向对海归们怀着崇高敬意,国家发展确实很需要人才,而海归是个具有高层次技术、高知识结构、高水平管理经验的群体,他们在海外已经学有成就,拥有新的知识、技术、管理经验,不管是出于爱国情节还是为了寻找新的创业环境,他们的归来对各个领域都将是推动改革创新的尖端力量,对社会也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然而一则报道不得不让我重新去审视这一特殊群体,据媒体报道:法国爆发中国学生买文凭事件,司法部门由东南部土伦大学展开的调查已扩及西南部的包市、拉罗雪尔、波瓦迪和巴黎,数百名中国学生涉嫌贿赂校方买文凭。而根据统计,2000年仅有2100名中国学生留学法国,2007年开始,中国留学生以22500人高居法国外籍学生人数的第二位,仅次于摩洛哥籍学生。此外,几乎100%的中国学生都能拿到硕士文凭,包括法国人在内的其它国籍的人,这一比例只有60%至70%。与此同时,今年土伦大学年轻中国学生暴增,在650名中国新生中有100多名学生不会讲法语。

这些80后,90后的学生们虽然生活在大洋彼岸,但或许他们还是涉世未深,娇生惯养的,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滋生了以行贿换取安逸的意图?首先,法国大学的校方为他们开设了行贿的渠道,因此,在整个行贿换取文凭事件中,法国大学校方应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次,学生们的家庭背景无疑是另外一个先决条件,孩子在国外不用功读书,家长也唯有恨铁不成钢,无奈之下,只好另辟蹊径,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唆孩子去行贿也是有可能的,另外也可能是在校园内留学生之间不良竞争造成学校盛行这一传统,有些学生只是跟风作揖罢了。

当然,中国大的就业环境下,家长过分强调文凭的重要性是这一事件的最主要因素,这些学生妄图回国后,让买来的山寨洋文凭成为他们的护身符,他们以为可以凭借着这张文凭,堂而皇之的去胜任超出他们能力范围的优越职位。但事实果真如他们预想的那样完美?光有文凭没有真才实学在国内的用人单位就能滥竽充数,蒙混过关吗?我想也不尽然吧,大多数用人单位还是很理智的,更加注重工作经验和个人能力,而且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也就知道个大概了,能蒙混一时,蒙混不了一世。

另外,这次媒体披露的行贿买文凭事件还未上升到给民族形象抹黑的地步,毕竟少数人代表不了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民族也不可能因为少数几个人变得伟大起来,如此跨国行贿,实则应该上升到法律层面,严格彻查才能返璞归真,或许还能挽为这些学生挽回一些尊严,至少他们可以活得真实一些,否则,他们则要羞愧一生,想法设法去掩盖他们的谎言。

中国当代史上另外一位杰出的海归代表、钱钟书先生在长篇小说《围城》中刻画了学无所成,为了回乡有个交代,只好买张假文凭的方鸿渐这样一个人物,同时也揭穿了盲目追求终极理想、终极目的的虚妄,这就有可能使追求的过程仅仅成为一种手段,而使它本身的不被人所承认,同时使我们明白追求与希望之间的只有通过不懈努力才能得以平衡,以求人生不再堕入虚无。

 


—— 信息源自:腾讯出国论坛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