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高考还有50多天,考生该如何复习才能实现最大程度的提分?三月诊断测试失利的考生,又该如何走出压力从容复习?针对四月以来考生咨询热点,本期高考咨询室请来烟台二中具有丰富备考经验的两位毕业班班主任,为考生冲刺阶段的复习做出指导。
■三月测试难度稍大
阶段诊断旨在找问题
刚刚结束的三月份诊断性测试,给部分考生的复习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对此,两位老师均表示,诊断性测试出题相对比较难,考生不必过分看重考试成绩而影响复习心态。
“此次诊断性考试中,数学、理综的科目难度较大,总体考题的难度要大于高考题目。”孙世强老师告诉记者,此次考试旨在提高考生的考试适应能力,提高未来得分的空间。而高考题还是重在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因此,不管是基础好还是较差的考生,都要懂得在考试中分析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为迎接高考积蓄力量。
郭瑞成老师表示,倘若此次成绩不理想,表明考生还有很大的上升潜力。聪明的考生,要学会从失分中找差距,仔细分析哪些功课做得不够,如何提高做题速度,以这次考试为机会重新找准复习方向。“即便这次考不好,考生也不要丧气,多少年来的实践证明冲刺阶段下工夫的考生,最后会有很好的收获。”
■仅能达到一本线
不要跟着难题跑
从此次阶段性考试来看,高三考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是这次考试反映出的比较明显的问题。在复习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两位老师建议基础稍差的考生要“学会放弃”,每张卷子力争将基础分拿到手。“尤其是仅能达到一本线的考生,不要跟着难题转”。
“有的考生反映考试看不懂题意,实际上是基础不扎实的缘故,难以快速辨别考察的知识点。”郭瑞成老师说,尤其是做综合性题目时,无法将各个知识点合理地串联。这样的考生,要舍得放弃,不要一心扑在后面的大题上,先把独立性知识点的基础题做好。在目前的复习过程中,遇到不会做的题目要多翻课本,研究透知识点,不要将正确答案抄在卷子上就了事。
孙世强老师提醒考生,可以学会利用听课时间归拢知识点。特别是当老师讲解自己薄弱环节的题目时,要在头脑中迅速回忆相关知识点,想不起来就及时翻书,力争在冲刺阶段基础知识掌握有一个质的提高。
■高效率来自小细节
50天仍有较大提分空间
进入冲刺阶段,两位老师接受采访时,都强调“提高复习效率”,“磨洋工”的考生要尽快调整复习方法。
谈到提高效率的方法,孙世强认为考生可以从两方面入手。首先还是注重课堂听课,课堂上只要老师反复讲的,不管会不会,都要仔细听。“因为高考题不光求会,还求做好做快,这就要靠熟能生巧,靠多听多练习。”其次,考生不要因为复习时间不多了,就浮躁起来。这个时候,还是要做好常规,做好错题的整理。在平时的测试及练习中,很多错题都是宝贵的知识点,能够充分利用好错题本,考生可以少走弯路。郭瑞成老师也强调复习常规的始终如一的坚持。最后这段时间重在研究最佳解题方法,提升做题速度。而所有的技巧都来自于基础知识。因此,考生一方面要做到该背的背过,另一方面要多浏览错题,做到时常“温故”。
两位老师表示,最后50多天的提分空间很大,能创造很大契机。“这一期间的细节常规要做到有条不紊,不急不躁,相信水到渠成,实力自然可以在考场上充分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