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隔代教育问题不少 孩子还得父母亲手带

--------------------------------------------------------------------------------
点击次数:3602  发布时间:2009-4-3 9:52:26

 

    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在中国城乡有近50%的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长大的。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辈家长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形成,隔代教育现象在我国愈来愈普遍。年轻的父母在生活、学习、工作等的压力下,该如何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老师:隔代教育的孩子自理能力差,不爱与小伙伴玩

  在内蒙古大学幼儿园工作的刘晓兰老师说,她带的孩子里,有近一半是每天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负责接送,并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的。这些孩子因为长期生活在祖父母的“过分爱护”中,较其他孩子而言,自理能力较差,吃饭、大小便等都需要人照顾,不喜欢户外活动,也不喜欢找小伙伴玩。巴特尔老人是来幼儿园接孙子放学的,他说:“我们这代人抚养自己的孩子时,生活条件很差,连衣服都是大的穿小了给弟弟妹妹。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当然不想再让孙子受罪。而且我和他奶奶都退休了,有很多时间照顾孩子。这孩子可是我们老两口的‘开心果’,为他做什么我们都愿意!”

    父母:孩子见到我们都没话说,只听爷爷奶奶的

  王女士的儿子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民族幼儿园上学,由于干的是一家企业的会计工作,她忙得很少有时间照顾儿子,于是儿子平时都是在爷爷奶奶家住,到周末才接回家。本来以为好几天不见面儿子会想爸爸妈妈,但儿子似乎跟父母并不亲近:“回到家让他干什么他都不听,一点儿规矩也没有。也不怎么跟我们说话,还总嚷嚷着要回爷爷家。”王女士满脸愁容:“有一次,我们想问问孩子的学习成绩怎么样,他却说我们烦,还是爷爷奶奶好,从来都不问这些。我们这当父母的听了可真伤心,但也没法和老人们说,毕竟他们也是出于爱孩子才这样的,再加上我们也真是没时间带孩子。”

  社会学专家:不能完全依赖隔代教育,呼唤亲子教育的回归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副所长孙晓刚说,即使父母工作再忙,也应该抽出时间来陪陪孩子。完全依赖于隔代家长对孩子人格和性格的完善很不利,而且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做法。隔代家长往往容易忽视孩子的缺点,过度爱护造成溺爱,并且由于时代观念等的影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与孩子的父母存在差异。孩子正处在最幼小无助的时期,对世界的信任感、安全感完全来自其照料者,此时谁给予孩子最多的关爱,谁就是孩子心中的第一位。也因此,隔代教育容易使孩子疏远父母,过度依赖隔代家长。

  对此,孙晓刚的建议是:隔代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帮助孩子的父母树立威信,并且多带孩子到外面玩,帮助孩子发展与同伴、他人的关系。来自小朋友、叔叔、阿姨的关爱也会带给孩子温暖,有助于孩子对人的信任与开放,利于日后的亲子相处。“隔代教育”最终还应该回归到“亲子教育”。

 


—— 信息源自:北方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