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09年考研成功调剂有4大关键因素

--------------------------------------------------------------------------------
点击次数:3379  发布时间:2009-4-2 10:01:22

     关键一:徘徊在录取分数线边缘的考生应该如何做准备?
  
  其实每年研究生(论坛) 入学考试的初试成绩出来以后,考生们的命运在分数的差距之间不尽相同。但是,对于部分过线考生来说,却是可以在转眼间有所改变的。通过调剂这一途径,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考生一生的命运。所以在调剂工作开始之前,考生首先应该对调剂常识有所了解。
  
  据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陈向东博士介绍:“如果总分和单科都过了国家的最低控制标准,即各区的国家线,但是没有达到某一学校的初试分数线,或者刚刚压线很有可能在复试中被刷出来的考生,这时候其实还是很有希望的,应该抓紧时间准备调剂。”
  
  现在的复试都是差额复试,而且按照教育部要求,差额的比例不得低于120%,也就是说录取100人,120人进入复试,最后淘汰20人;而有的院校为了选择最优秀的学生,将差额比例扩大到150%,按照这种高比例的复试,在复试中被淘汰的人数肯定就会更多。
  
  复试的加权计算制度对初试高分考生更加有利。一般同学认为,尽管自己的初试分数较低,但通过复试的努力,也许能够获得更高分数,赢得被录取的机会。在录取工作中,也确实存在这种可能,但需要认真审核和考虑初试、复试比例因素。
  
  以《中国人民大学复试规则法学院实施细则》为例加以说明。其中第6条规定:“复试成绩占硕士研究生招生总成绩的权重为30%,初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根据初试和复试成绩加权求和,计算出最后录取成绩。”一般而言,相差5分左右问题不大,有可能追上,但相差10分左右,就非常困难了,因为初试的高分考生更容易获得面试考官的信任,而且他们的笔试分数也相对更高一些。
  
  关键二:如何快速、准确地获得调剂信息以确定报考院校
  
  现在各个网站上都登载着五花八门的调剂信息,巨大的信息量让众多考生无所适从,那么如何才能迅速获得相关的调剂信息呢?对此,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陈向东博士建议道:“最快捷的方法还是通过登录想要调剂的学校的网站进行信息查询,或者从该校的师兄师姐处获取信息,这是两个比较有效的途径。”
  
  考研专家也建议道:“获取信息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网上渠道。可以登录网上系统提出调剂申请,待国家分数线公布后,学院将与符合该校调剂条件的考生联系,学生要及时将调剂材料寄交所选择的学院。二是电话渠道。与可以选定的几所可能录取自己的学校联系,最好联系上该学院相关专业的导师,导师肯定在这时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三是导师渠道。这条渠道要求你和报考专业的导师有比较良好的关系。一般他们出于同情和惜才的心理都会帮助你,而他们说一句话能为你节省不少时间,避免一些无谓的周折。”
  
  对于如何确定调剂学校,相关专家建议说:“从我的经验看,一般建议学生采用三步确认调剂院校法。第一步,考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分数确定自己能够申请调剂的地区。第二步,学生应该确定自己想要调剂的城市,应尽可能选择北京等直辖市或者省会城市。第三步,对目标城市有本专业硕士点的院校进行系统信息搜集。对此,建议一定要专一,而不要搜集非本专业之外的其他硕士点的信息。”
  
  关键三:调剂工作的具体步骤
  
  对于调剂工作的步骤,陈向东老师从总体流程上进行了介绍,共包括四个步骤:第一步是查询相关的能够接受调剂的学校的院系信息。第二步是登录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填报信息。第三步在得到希望调剂院校的调剂信息后,到自己原先报考的院校去领取加盖公章的清单。第四步是把相关材料寄到被调剂院校,等待调剂。
  
  陈向东老师还建议考生,调剂首先就是积极搜索信息,其次要关注被调剂学校的导师和学科设置,并且对英语(论坛)做相关准备。因为随着中国在世界影响力的上升,使得中国高校越来越多的资源被推到世界前沿,国际交流增多,所以一般导师会比较喜欢英语水平高一些的学生。这样的学生也会有更多的机会。最后就是要有积极的心态。
  
  关键四:广撒网机会多

  
  对于很多考生来说,都会希望能够调剂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学校,因此,他们会想尽办法与某所院校进行联系,从而忽略其他院校的招生信息。对此,专家建议:“开始时一定要全面撒网,宁可多几所学校选择,也不要把自己拴在一棵树上。”对此专家进一步解释道:“根据你自身本科院校、初试成绩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和选择要准备调剂的学校。例如你想去北京读书,那就把主要联系的重点放在北京的学校,其他地区一般都不考虑。如果你报考的是文科院校,那么文科类院校和综合类大学这时可能生源都比较满了。所以,你可以考虑试试理科院校的文科方向,因为这类学校的文科一般报的人比较少,知道的人更少。但至少学校还不错,还是值得去读的。”
 


—— 信息源自:北京青年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