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外语教学交际性原则及中学课堂英语交际教学

--------------------------------------------------------------------------------
点击次数:4184  发布时间:2009-3-27 10:15:41

 

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英语学习者的交际需要这一主题已逐渐为我国的英语教育者所熟悉和接受。
语言教学的交际性原则起源于60年代末,这一方面是由于语言学研究的发展使语言教学得到了新的启示。美国闻名的语言学家乔姆斯基于1957年出版的《句法结构》一书对长期影响语言教学的行为主义和结构主义理论提出了挑战,他认为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强化方式不能解释人们运用语言的独创性,把握语言也不等于结构主义所认为的把握语音、语法、词汇等知识。与之相应,1971年美国人类学家海姆斯在《论交际能力》一文中提出了闻名的交际能力概念他认为一般语言理论还应包括交际和文化方面,既应强调语言知识又强调语言使用能力,既强调结构的准确性,又强调使用的恰当性。另一方面,以威多森和威尔金斯为代表的英美国家的一些英语教育学家也在英语教学的实践中感到当时流行的听说法不能有效地解决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他们认为英语教学的中心应着眼于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不只是对结构的把握。
交际法原则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三点。其—,语言是表达意义的体系;其二,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交际功能;其三,语言的主要单位不仅是语法、结构特征,还包括功能范畴。交际法原则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语境化是英语教学的基本前提。其基本教学单位是在一定语境下的话语,脱离了语境,话语就不具备交际功能。Thankyou不一定就是表示感谢之意,在某种情景中它可能用来表示愤怒或拒绝帮助。Excuseme在不同的语境中更是表达不同的意思。总之,同一形式可能有多种功能、多种形式也可能只具有一种功能。因此,教学活动应以话语在语境中能实现的功能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以便学习内容尽可能符合学生的需要,真正培养使用语言的能力。第二,语言教学过程必须交际化,整个外语教学过程在真实的社会情景下使用真实的语言进行交际活动,这意味着语言课堂教学应该排斥机械操练,尽量创造较为自然的言语交际条件,按情景题材组织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交际场合中进行操练、大量使用信息转换、情景模拟、游戏、角色表演等活动形式。第三,在交际化的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提供和组织各种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交际情景、场合,帮助学生创造性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愿。第四,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轻松的学习气氛,对学生的言语错误采取容忍态度,不以频繁的纠错打断学生连贯的语言表达。
我国外语教学经历了传统的语法翻译法,结构主义的听说法,现已进入了以交际为主的外语教学的新时化,1992年在全国范围正式实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以交际法原则为基础,结合我国国情,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练习,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基础,“为了保证实现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的,在教学内容部分,不仅规定了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也规定了语方功能的项目。在此基础上编写的新教材充分吸收了外语教学交际法理论,结合学生生活学习的实际需要编写各种有助于发展交际活动的语言材料,新大纲和新教材的采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中学课堂英语的交际教学。
然而,由于受传统英语教学的影响,加上师资培训工作的步伐未能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怎样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更好地贯彻新大纲及新教材的交际性教学原则意图,组织好课堂英语教学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在阐述交际教学法原则的基础上试图对中学课堂英语交际教学作初步的探讨。
一、依据教材
新教材是新大纲所规定的交际教学的具体体现,它改变了传统的英语教学观念,从语言的实际意义出发来安排语言教学活动和教学形式,以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新教材不再单纯以语法项目为主要脉络来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而是根据交际目的的需要,既考虑语言的功能、意念和话题,也考虑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等因素,并使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此,教师应该吃透教材,深刻理解体会教材不同语言材料的内在联系,培养驾驭教材的能力,才能依据教材内容有效地组织好教学,在课堂上创造浓厚的英语交际氛围。
二、把握课堂教学的灵活性
通常,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依据的是教材内容及备课教案,这样才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教学任务。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切忌照本宣科,拘泥于教材内容及教案。因为一方面由于各地的教学条件、学生的特点等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教师需要根据各地情况适当增补教学材料,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由于英语课堂交际教学是动态的,它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课堂教学不可能一切按教师事先所设计的那样运行。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构想设计都会因为某个教学环节的忽然变化失去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随机性,以适应动态多变的课堂。
三、直观教学
中学阶段,非凡初中阶段,英语教学都比较形象具体,和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或者生活经验密切相关,易于实施直观教学。直观教学可以利用一些基本的教具,如图片、模型、实物、简笔画等,教师也可以借助手势、动作或面部表情来辅助教学。近几年许多中学添置了完整的电教设备,这也为外语直观教学提供了必需的物质条件。直观教学使英语教学变得生动、形象,为英语教学提供各种教学情景和真实的交际场合,有助于营造英语交际情境和气氛。学生不用借助翻译就能够理解所学内容,从而促进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增加课堂使用英语的机会。利用直观教学也可以使教学方法及方式多样化,可以使学生的听觉、视觉、运动器官都参加活动,符合儿童少年的心理学发展规律,轻易引起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爱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堂语言交际活动。
初中学生爱说、爱动,善于模拟,记忆力强,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欲,喜欢尝试着把学到的语言材料随时进行对话、叙述和表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交际活动适合于初中学生的特点,便于学生边学边练,学用结合,使所学语言材料能够在运用中获得巩固和提高。
在初中英语教学阶段,教师可以利用或设计一些游戏进行语言教学,让学生在娱乐过程中把握所学内容。初中教学既可以参考、借鉴国内外已有的教学游戏,教师也可以自己根据教学内容,匠心独运地设计出紧扣所授语言材料,又为学生所喜爱的游戏。例如,在学习“Isthisa…?”“Arethereany…?”“Whereis…?”等句型时,根据孩子们的好奇心,灵活多变地设计一些猜物、找物、捉迷藏的游戏。学习现在进行时的句型,可以用已学过的动词在一些卡片上写些“指令”,如“eat”,“swim”,“plantatree”,“putonajacket”等等,请学生前来任意抽一张,照所写“指令”做个哑剧动作,同时发问“whatamIdoing?”其他学生进行猜测,“Heiseating.”“Heisswimming”,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生把握了所学内容。并且进行了交际练习。
角色表演是学生喜爱的另一语言交际练习形式。其基本方法就是将所学的对话或课文让学生分扮各种角色进行表演。新教材的“情景对话”多源于生活,有直观的情景,很适合角色表演。教师可根据英语学习的不同阶段及不同的教学要求,或照搬课本上的对话进行表演,或根据教学材料设计一些人物和情节让学生去表演。这些表演可以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想象力、表演能力以及性格来决定分配给学生的角色。另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堂设置教学情景,进行模拟对话练习,内容可以是问候,询句,打电话等活动,首先给学生一、二分钟进行预备,然后抽一些学生在全班进行对话示范。
在开展这些课堂语言交际练习活动时,教师应该牢记以学生为中心这一基本原则,即学生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操练、认知和语言体验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学生可以放任自流,相反,学生在许多环节上需要教师的指导,也需要接受教师在总体范围上的组织和治理。当学生的活动出现不合总体目标的偏差时,教师应运用可行的治理手段予以纠正。非凡是在小组和全班活动中,教师应起着积极的主导作用,做到放得开,收得拢,既热烈活泼,又井然有序。教师为了获得驾驭课堂、治理好课堂的主动权,平时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创造宽松活泼的课堂气氛,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参与与配合,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张正东编著:《外语教育学》,重庆出版社,1987
[2]吴棠主编:《中学英语教师手册》,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3]张连仲等主编:《中学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讲座》,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
[4]李庭芗主编:《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 信息源自:中华硕博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