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县在玉林市率先完成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任务之后,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抓好网络学习和使用上来,创新思路,用活平台,从去年8月开始,在全县农村党员中开展以“每周收看一次节目、每人掌握一门技术、每村发展一个项目、每年帮带一户群众”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活动,增强了远程教育的学用效果,走出了一条远程教育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展农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相结合的新路子。
每周收看一次节目 学习空间变大
该县规定各终端站点每周至少组织党员干部收看一次节目,形成刚性约束。各终端站点每月将组织收看情况向县远程办报告一次,县委组织部每季度对各终端站点组织收看情况督查一次,确保远程教育活动正常开展。农闲之时,当地群众自发到当地村委会远程教育收播室,收看自己喜欢的节目。截至今年3月,该县各终端站点开机收看次数共达63612次,举办新农村建设、春耕生产、普法宣传等培训班3017期次,培训党员、群众达35万人次。
每人掌握一门技术 创业门路变多
该县将农村实用技术作为远程教育培训的重点,每周给各站点列定学习培训提纲,落实培训任务,要求各终端站点结合当地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种、养项目进行播放收看,努力使每名有劳动能力的党员都能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术。据统计,通过远程教育网络,目前全县 75.5%的受训党员掌握了1至2门的实用技术。学到技术后,1500多户农户办起了种养实业,沙湖乡长沙村党员吕旦原来年均收入不足800元,今年2月份他参加了远教网络学习养殖技术培训班,学会了养鸽、养蛇技术,贷款5000多元办起了养鸽场和养蛇场。
每村发展一个项目 “造血”功能变强
积极帮助农村党员群众寻找致富项目,增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致富。据统计,自开展远程教育以来,该县154个村都发展了1个或1个以上的致富项目,构建了“一村一品”的经济发展格局。乌石镇的沙井村、谢鲁村和大桥镇的三善村分别成了远近闻名的菜刀制造村、淮山种植村和果蔗种植村。沙坡镇龙湾村支书刘桂森利用远程教育网络,组织群众学习科学养鸡技术,带动全村群众户养土鸡1000羽以上,每户仅靠养鸡收入就可增收5000元以上。
每年帮带一户群众 大家共同致富
发挥党组织与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大力开展“一联一”帮带群众活动,由一名掌握实用技术的党员、干部结对带领一名群众,动员群众参加远程教育培训,并提供力所能及的项目、技术、信息和资金支持,带领群众共同走上致富路,掀起了党群携手共同致富的热潮,全县结成致富帮带对子3500对。大桥镇三善村党员阮树权种植果蔗致富后,带头成立三善村果蔗协会,为群众提供技术帮扶和寻求市场销路,积极引导广大村民种植果蔗。主动与生活困难的农民阮士茂结成对子,无偿提供蔗苗给阮士茂,帮助他整地、打沟,帮助阮志茂种下了10多亩黑皮果蔗。今年2月,阮志茂种植果蔗获丰收,卖果蔗收入10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