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聚焦教育 献策中高考减负提分两不误

--------------------------------------------------------------------------------
点击次数:2206  发布时间:2009-3-16 10:30:18

  北京市民周女士说,现在的孩子太累了。一天半夜12点她到家,看见女儿趴在写字台上睡着,旁边放着一堆没写完的作业和上好铃的闹钟,桌上给她留了张纸条写道:妈妈,我把闹钟定到2点半,如果醒不了一定要叫我。孩子上高二,像她这样从小学开始就在培训班之间奔波不占少数,为考重点大学,上培训班还几乎每天学到深夜。

  调查显示,近几年,我国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眼镜越来越厚、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高中生每天学习十六七个小时,一个月才休息一天或半天,这个现实让很多正在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忧心。“当家长已经休息的时候,孩子却在挑灯夜战。快救救孩子吧!”为学生减负成为今年两会很多代表委员共同的呼声。

  现行制度减负困难重重

  素质教育改革到底如何推行?怎样才能真正将学生从繁重的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国内首家中小学个性化辅导机构学大教育有专家分析,“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多少年了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其根源在于现行考试制度,尤其是高考指挥棒的制约。‘以高考成败论英雄’的风气,自恢复高考制度后就日渐风行。考试制度不变,升学必然有压力,分数的杠杆就必然成为学生与家长内心无法磨灭的痛。”

  近年来,一方面为学生“减负“的呼声日益高涨,另一方面“提分”考好大学是无数学子和家庭的梦想。那么这个“负”要怎么减?学大教育个性化教育研究院院长贾智会教授自有见地:在中国目前现行制度下,为孩子减负有两种比较有效又快捷的方式:一是指导家长先为孩子减轻心理负担;二是通过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解决减负的关键所在。

  学生减负重在减心理负担

  “如今独生子女居多,备受娇生惯养又承受了父母的殷切期待,再加上社会竞争和教育制度的制约,像‘心理枷锁’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如学习时情绪紧张、压抑,缺乏自信心和进取心,逆反心理过重导致厌学、怕学、逃学,更甚者出现心理障碍,诱发偏激行为:暴力殴打、自杀倾向、精神分裂等等。”有多年中小学生心理研究教育经验的贾教授总结:“所以,为学生减负,减轻心理负担尤为重要。”

  有心理咨询专家回复:为孩子减轻心理负担,首先要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多给孩子一些情感鼓励和支持,其次,作为家长应该适时转变观念,不要人为地给孩子增添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再次,要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尊重孩子,培养孩子独立学习、思考、生活的能力。尤其是快要参加中高考的学生家长,更应该给予孩子心理关心和抚慰,不要把中高考当成全家共同应对的一场战争,制造过分紧张的气氛。

  提高效率“巧”减负

  与过去相比,近些年学生学业负担加重,最根本的原因是时代的发展和需求。我们是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在激烈的竞争中每个人都想脱颖而出、傲立潮头,结果致使很多地方减负不但减不下来,有的甚至愈减愈烈。到底如何真正实现学生减负?贾教授一语道破:从“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的古老格言中可以找到答案,方法重于知识!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才是当下为学生减负的关键所在。

  “学习要有效率才算好。学习好与差,关键在方法。培养孩子好的学习方法和会学的能力,是一件让孩子终身受益的大事。”记者也受益匪浅,并了解了贾教授独创的“脑象学习法”。如其中形象记忆法,千言万语不如一张图:“李渊建立唐朝是公元618年,脑中想象一幅图李渊见糖留一把”。好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效率,可以使学生缩短学习时间,从而减轻学业负担。

  据悉,学大教育近日还将贾智会教授7年教育教学经验和脑象学习法等多项科研成果,出版了针对提高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的个性化多媒体教辅产品《十大黄金记忆法》,并即将在全国火热上市。希望这些方法可以助力学生轻松学习、轻松迎考,在现行制度下实现自我减负,事半功倍,取得成功!

 


—— 信息源自:千龙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