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美移民学生新式"隔离"教育引争议 被指急功近利

--------------------------------------------------------------------------------
点击次数:3020  发布时间:2009-3-16 10:28:09

    据美国《星岛日报》援引纽约时报报道,过去10年,大批移民来到美国,他们的子女也涌入全国各地的公立学校,令公立学校创下了自婴儿潮时期以来学生人数的最大增幅。这些身份或合法或非法的学生,在分薄了学区经费和资源的同时,也令美国的校园成为是否应该及如何帮助他们融入主流社会的辩论战场。

  对这些移民学生的教育方式上,校方实行着以是否通晓英语为区分的、另一种形式的“隔离”政策,即使在老师中间,对于这一方式是否合宜,也存在很大的分歧。

  当地教育官员估计,全美公立学校中目前大约有510万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0%,较2005年的数字大幅增加了60%。随着经济形势的恶化以及民众对非法移民不满的加深,许多美国人甚至质疑,那些身份不合法的人根本就不应该享受获得教育的权利。

  平和表象下暗流涌动

  踏进维珍尼亚州的海尔顿高中,外人或以为困扰美国多年的种族问题不再复存:伊斯兰女孩会和白人女生手拖手穿过校园;西裔和非裔学生彼此打招呼;随父母从老挝以难民身份到美国的孩子可以当选学生会会长……但在种种和谐的表象下,却酝酿着令人不安的紧张。

  即使彼此互不认识,学生之间也存在很深的怨恨,他们很容易脱口而出骂对方“蠢蛋”、“种族主义者”,而且随时可能爆发打斗。

  对这些移民学生的教育方式上,校方实行着另一种形式的“隔离”政策,只是区分学生的不再是肤色,而且他们是否通晓英语。即使在老师中间,对于这一方式是否合宜,也存在很大的分歧。

  和全国无数地方一样,海尔顿所在的威廉王子县近年移民人口大增,在公立学校不问移民身份的前提下,越来越多不谙英语的孩子走进校园,校方亦针对移民学生开设课程,从上课以至校外旅行,移民生都俨然自成小圈子。对教师来说,此举既是因才施教,以提升移民生的学业成绩,也是权宜之计,以平息校内渐趋尖锐的移民与非移民,尤其是与非法移民之间的矛盾。

  隔离教育急功近利

  海登高中的校长古斯达不讳言,至今仍怀疑把移民生与本地生区分的政策是否正确,一方面她希望移民学生可以拿到好成绩,另一方面又想他们融入社会,只是两者不可兼得,加上学校以至老师都面对“有教无类法案”的巨大压力,于是才有了这个不能算是两全其美的办法。

  在教学上,校方会把以英语作第二语言的学生独立组成班级,虽然教的是同一套课程,亦用英语授课,但老师会用数倍的时间解释书本知识以外的社会背景,弥补移民生在这方面的空白。而在应付考试方面,老师走的也是“急功近利”路线,着重教导学生怎样应付试题,比如提醒学生如看见“不列颠之战”的题目,就记得寻找与空战有关的答案选项,至于什么是“不列颠之战”的知识传授,已被放到了次要的位置。

  在校方的尝试下,海尔顿的移民生考试成绩并不比本土生差。有支持现行政策的老师说,移民生如要日后在社会上成功,能依靠的只有学历。但副校长威勒则不无遗憾地说,此举等于剥夺了移民生融入主流社会的机会,如果10年后看看这些学生从事什么行业的话,答案恐怕会令老师失望。

  师生之间也担心,校方这种新式“隔离”政策,既无助消除社会上以及校内对非法移民的抗拒心理,同时也令不少憧憬美国式生活的移民生沮丧。来自危地马拉的19岁女生雷蒙多说,虽然自己努力下每科成绩都拿到A,但根本谈不上融入主流社会,如果到头来仍是靠替人打扫房屋维生的话,读书还有什么用?

 


—— 信息源自:中国新闻网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