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民办武校必须整合教育理念

--------------------------------------------------------------------------------
点击次数:3355  发布时间:2009-3-12 10:14:26

 

  1994年,山东宋江武术学校《狗娃闹春》登上中央台春节晚会时,主持人不会读“郓”字,晚会字幕上的“郓城”竟写成“恽城”,那是当时宋江武校的所在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宋江武术学校学生的表演让这所已经声名远播的学校再次扬名世界,是什么让一所学校能够始终在人才培养和知名度打造两个领域同时有所建树?民办武校在艰难的市场环境中如何谋发展?“两会”期间,本报记者就民办武校的教育理念和发展思路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宋江武校校长樊庆斌。

  孩子的出路是最重要的

  宋江武术学校每年有300多名学生毕业,有80%是进入了高等学校深造,就读本科专业,其他的是进入训练队、当兵和当高级保安。“孩子的出路是我们首要考虑的,所以我们不断整合教育理念,根据社会需要调整教育思路,”樊庆斌说,在九十年代学校培养的是一般保安和一般的表演。后来武校人才层出不穷,社会对武校学生的标准不断提高,学校由此也就改变了教学取向。比如在培养保安方面,就开始培养高级保安,这些保安除了学习武术,还学习法律知识、机关文秘以及防爆技术、文明礼仪,这样的学生出路都很好。还比如以前学校觉得去参加大型活动表演或者影视演出是很重要的一个培养方向,但现在更多的是鼓励能继续深造的学生都去上大学,不要在高中一毕业就给自己的人生定型。

  樊庆斌说,民办武校是非常有压力的,常常如履薄冰,因为进武校的学生一般是正规学校的“边缘化”学生,他们有着极强的个性认知,人们常把武校比作青少年培养的“第二个希望工程”,因此如何从技术到思想,从人品到个性都帮他们完成再塑造,成为武校的一个重任。因此学校可以说从师资到教学方式方法都努力做到文武并进,以武促文。

  经营体育和文化回报社会

  民办武校盈利是不是第一目的?当记者把这个问题提给樊庆斌时,他回答得很真实,私立学校要保持一个收支平衡,没有收入、办不下去,当盈利是为了把挣到的钱再作用于教育事业上,要做大做强教育资源,我们不是经营教育而是经营体育和文化,取之于社会财富再回报社会。

  因此事业的发展壮大,并没有让樊庆斌满足。他说,最近这几年,武术学校上得很快,全国从南到北遍地都是。地处落后地区的宋江武校,要想领先一步,保持优势,就必须另辟蹊径,独树一帜。于是,把宋江武校变成文化产业这个在樊庆斌心中孕育已久的想法,也就开始付诸实践。

  武校向文化体育产业转移

  知名度有了,樊庆斌开始思考如何把宋江武校向文化体育产业转移,真正把学校做大做强,带动郓城经济发展。生在郓城、对水浒故事耳熟能详的樊庆斌,把目光盯在了水浒文化的开发上。这几年来,宋江武校每项大的建设都与水浒文化相结合,并且有了好的开端。樊庆斌要把宋江武校建成集武术研究、武术教学、文化旅游和影视拍摄于一体的知名文化品牌。武校投资一千多万元的体能训练馆完工;带有400米跑道的古装演武场建成;一条长达700米的仿宋(朝)一条街建成开放。樊庆斌说,这几个大动作,是宋江武校进行“二次创业”的标志。按照樊庆斌的设想,宋江武校不只是个武术教育品牌,还是一个文化体育品牌。他说,宋江武校今后的目标就是“经营文化”,以此带动体育、教育、旅游等产业发展,把宋江武校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 信息源自:中国体育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