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科技发展助推创新型甘肃建设

--------------------------------------------------------------------------------
点击次数:3315  发布时间:2009-3-6 10:29:25

     甘肃省将科技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驱动力,加强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创新型甘肃建设。

    2008年,甘肃省取得省级科技成果788项,获国家科技奖14 项、省级奖181项;实现技术交易额29.73亿元,较上年增长13.5%;各类专利申请量2178 件,授权量1047 件,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迎来科技发展丰收年。图文:本栏目报道组在落实《甘肃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基础上,甘肃省不断加强科技创新环境建设和创新能力建设,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强化科技交流合作,保证重大专题项目的顺利实施,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多元化的投融资保障机制。

  科技创新环境更完善

    科技创新环境建设是创新型甘肃建设的基础。甘肃省先后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的意见(送审稿)》、《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甘肃行动纲要》,营造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环境。为了让科技创新活动有真实可靠的决策依据,甘肃省先后组织市州科技局长、相关科研单位到山东、上海、浙江等地进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专题调研。

    2008 年,甘肃省升级改造科技厅门户网站,科技管理网信息发布3768 条,比上年增长233%,点击量达到38.13 万次,比上年增加26.6%,真正做到科技宣传工作服务于科技工作主体。

  科技人才队伍更壮大

    甘肃省于2006 年底启动省属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现已初步形成一支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外聘专家和中青年骨干为主体的创新团队,海外留学人员成为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目前,甘肃省科技创新团队已有特聘科技专家28 名、外聘专家21 名(其中院士2 名)、博士10 名、硕士42名、在读博士和硕士分别为10 名和26 名。

    2008 年甘肃批准建立「甘肃省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10 个。基地研究生参与或主持了国家级科研课题30 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21 项。目前已有23 名研究生毕业并获得学位,就业情况良好。

    2008 年,甘肃省新增「国家古壁画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抗旱作物栽培与耕作重点开放实验室」等一批高端创新载体,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目前,该省已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 个,国家部门开放重点实验室24 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8 家。

    经过3 年多的建设,甘肃省初步建成六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其中「网络环境平台」、「工业微生物菌种资源平台」已经成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体系的子系统。

    此外,金川集团有限公司、天水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等6 家企业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发挥示范作用。

   科技合作交流更广泛

    甘肃省积极推动科研机构和企业「走出去,请进来」。天水星火机床公司出资控股法国索尔玛公司;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与意大利巴尔森公司合作开发新型肺炎疫苗,这些领域的交流开启了国际合作的新局面。

    国内交流合作方面,甘肃省与中国科学院的合作在2008 年继续深化。据悉,中科院先后有20 多个单位在甘肃省累计研发并转化科技成果近60 项,科技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产生的销售收入达52.98 亿元,利税近9亿元,社会效益近37.6亿元。此外,由江苏省科技厅和甘肃省科技厅在江苏举办的「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中小企业负责人培训班」,积极推动星火产业带东西区域间的工作对接与合作。

  力推产学研创新体系建设

    甘肃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将学校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与企业的市场信息、资金优势相结合,推动科技快速发展。

    2008 年8 个省属重点院所共申请研究开发项目46 项,争取专项经费1136 万元,从企业承揽的工程合同额达1050 万元。据了解,甘肃省庆阳、白银等市州先后与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等高校建立全面市校合作关系;另有金川公司与西北师范大学开展企校全面科技合作。

    2009 年甘肃省将继续加强试点培育企业创新团队,并组建2 至3 个产学研战略联盟,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主攻重大关键技术研发

    加强原始创新,加快核心技术的研发,是科技服务经济发展的基础。「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工程」等重大项目反映出甘肃省在原始创新方面取得的实质性进展,这些优势特色学科在国内外相关领域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2008 年,甘肃省争取并组织实施「当归、黄芪、大黄等区域特色中药资源利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研究」、「西北高原特色农产品产业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一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争取到国家科技部、财政部资助的国拨科研经费1.4 亿元。重大关键技术还包括能够引导和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热点科技项目。据悉,甘肃省研发成功的全膜双垄沟播起垄全铺膜联合作业机,现已销售290 台,该机械可提高功效30 多倍,在甘肃省的抗旱春种生产中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受到农民群众好评。

    2009 年,甘肃省将力争在先进制造、重大装备、新型材料、有色冶金、节能减排、新型能源等方面,创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设

    记者了解到,甘肃省天水市建成的首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与成果转化基地,孵化场地面积达到1500 平方米,入孵企业总数达12 家;该省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和兰州理工大学挂牌成立。

    今年,甘肃省将通过推进科技入园力度,为科技产业园区引技术、引成果、引项目、引专利;通过科技特派员制度、科技创新富民强县行动等途径,做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设立省级成果转化资金专项,按照拨款资助、有偿资助、股权投资等支持方式,重点支持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科技成果转化。此外,该省将继续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节能减排、新能源等产业共性技术为重点,集中突破一批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技术难题,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在传统产业的推广应用。

  甘肃省优秀科技成果

    1 郑晓静、周又和的《电磁材料结构多场耦合非线性力学行为的理论研究》,荣获2008 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 施雅风、李吉均、周尚哲等的《中国第四世纪冰川与环境变化研究》,荣获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3 南志标等的《中国北方草地退化与恢复机制及其健康评价》,荣获2008 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4 赵红卫等的《超导高电荷态ECR(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源研制》,荣获2008 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5 高雄厚等的《原位晶化型重油高效转化催化裂化剂及其工程化成套技术》,荣获2008 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信息源自:大公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