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是多年来学生和家长一直期盼的,但真正一刀切的时候,大家反而起了担心。不过学校能够举行会议听取学生和家长的意见让人欣慰。——家长
学校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了,我们相信在三方的共同努力下,减负一定不会减低教学质量。——校方
刚开始绝对开心,但是短时间的开心过后,一想要高考,心情变得很复杂,很紧张。——学生
3月1日我省所有学校已经开始实行减负,开学3周以来,家长、学生、老师都体会到了轻松背后其实是更大的压力。减负这个好政策引起很多家长的忧虑,学生也有很多问题。昨日,昆明市外国语学校举行了一次特殊的座谈会,学校召集全体领导班子和涉及减负的各年级组长、各班级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座谈怎样才能减负不减质,学生和家长们不仅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还给出了很多可操作意见。
学生:好好利用课余时间
在绝大多数人认为,减负政策实施的最大受益者是学生。然而昆明市外国语学校的学生们对此表现出了出乎意料地理智。他们认为,减负政策的强制实施有利有弊。高二文科班的王同学坦言,当他在享受减负后的轻松自由时,一想到即将面临的高考就会有些不知所措。
王同学的一席话道出了同学们的心声。高一年级的张同学认为,大家必须对减负有清醒认识:“课余时间多了,对我们自觉性的要求就高了,必须充分利用这些时间,消化、补充知识。毕竟我们最终是要面对高考的。”
“减负其实就是让我们把原来的被动学习改为主动学习,”高二理科班的刘同学说,时间多了并不代表我们就不用学习,而是我们有时间更有针对性地学习。刘同学表示,现在禁止统一补课,让他有了更多机会有针对性地学习,“希望老师能够抽出更多的时间来单独辅导我们。”
和刘同学一样,很多同学还建议,学校能在周六的时候开放图书馆,一方面方便大家获取知识,另一方面也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自习的空间,“最好安排相应的老师,对口解决我们的难题。”还有另外一些同学则希望学校能够多开展一些与学习有关的课外活动,让大家在娱乐中温故知新。
家长:希望学校提供自愿辅导
“减负减去的是学生和学校的负担,但却增加了家长的负担!”在座谈会上,家长代表直言不讳地说:“减负是件好事,但只要应试制度还存在,那么减负就不可能完全放开!”
一位家长说,“我女儿刚进入中学,学习方法和习惯都还没养成,现在又回到了小学状态。”高年级的学生家长则更担心孩子在课堂上听不懂、“吃不饱”、记不住的问题,他们希望学校老师能够为学生罗列一些教辅材料,以便学生巩固知识体系。高二文科班的学生家长苏女士说,学校作业布置少了,自己就想到书店给孩子选择教辅,可是种类太多“眼睛花”,希望老师能够有针对性的对教辅选择作出指导,“老师最好能对孩子做完的教辅进行批改讲解,达到辅导效果。”
更多的家长则是希望学校能够开设自愿辅导班,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薄弱科目进行学习,“以前统一补课确实对部分孩子没有作用,但是分层次分科目的单独辅导还是很有必要的。”家长们表示,与其到校外找老师“开小灶”,还不如请自己的老师专门指导,“自己的老师了解学生情况,对教学进度掌握得更好。”
还有一些家长希望学校能够在周六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比如英语课本剧展演、朗诵比赛、数学竞赛等。同时,也希望老师能够正确引导学生看待减负,避免“学校减负,家长增负”的事情发生。
学校:“既备教材又备学生”
减负同样给老师也带来了很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减负,更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让层次不同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也掌握知识。因此,昆明市外国语学校的老师们提出了“既备教材又备学生”的备课方式。
昆明市外国语学校校长郭昌奉表示,每个班级的学生层次都参差不齐,以前,通过大量的上课时间来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接收到知识的方式已经行不通。原来,同时教多个班的老师备一次课就能解决问题,但是现在不同了。针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接受程度,老师也要准备不同的课程进度,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因材施教,所以对老师提出了“既备教材又备学生”的高要求。
昆明外国语学校的老师们也表示,现在有了更多空闲的时间,他们可以更加充分、高效的备课,“我们今后在课堂上都要低密度,高效率地教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