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农村孩子进城上学 教育资源失衡是主因

--------------------------------------------------------------------------------
点击次数:3420  发布时间:2009-2-19 10:20:06

  本期调查:乡下的家长为啥希望孩子进城上学?

    近年来,逐渐走向富裕的农村家长越发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多的家长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往城里的学校上学,目的只有一个——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人生起跑线上。调查员通过调查发现,他们之所以舍近求远让孩子到城里上学,主要原因就是家门口的学校条件差、师资力量弱等。

    通过走访发现,虽然“普九”时大多数村小学都盖起了新的教学楼,极大地改善了原来学校的基础设施,但是办学条件还是跟不上教育形势的需要。村小学别说语音室、多媒体教室、标准操场了,只有录音机、电视机等最普通的器材,根本没法与城区学校比。

    另外,由于多年来农村学校很少补充新的教师,老教师知识结构严重老化,导致农村学校师资质量严重不佳。农村教师的专业结构不合理也是让家长不满意的重要原因。“我们现在的学校体育、音乐、美术等科目都有专门老师教课,每周按要求上课,十分规范。原来在村小学上学时,这些学科都是‘副科’,由‘主科’教师兼代,有时上,有时不上,就是上课也是要么让学生自学,要么老师照书念念。”在县城某校读书的一个孩子告诉调查员。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农村学校特别是小学,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英语课程教师短缺,有不少学校甚至难以开出这样的课来,这不能不让有些家长着急。

    南召县留山镇农村学生家长张学瑞前年就把儿子送进县城上学,他儿子今年已上到五年级了。孩子在县城一年的花费要几千元钱,比在村小学贵了几十倍,但她觉得值。“现在都是一个孩子,大人赚钱不就是为了孩子好吗……”张学瑞如是说。村民王丽的儿子未满5岁,已在县城幼儿园上两年学了。“有条件了,就想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儿子入托时,他们根本没考虑农村的幼儿园,因为“村里的学校根本没法跟城里比”。

    调查结果:乡下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往城里的学校上学,一方面反映出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城乡教育的严重失衡

    家长愿望:农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

    周刊调查员:南召县留山镇政府 吴正伟

    

    农历正月十六,是固始县中小学校学生开学的第一天。这天一大早,在徐集乡街道通往县城的公交车站旁,调查员遇见了同在车站等车的老同学姜兆东及妻儿一家三口。寒暄后得知,他家13岁的儿子小姜磊已是固始三中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了。

    姜兆东是徐集乡农业中心的工作人员,妻子邵静是徐集乡花集村计生专干。他们的儿子姜磊自幼聪明乖巧,从上小学起每年的学习成绩在班里都是名列前茅,让姜兆东夫妇很是欣慰。去年夏天,眼看孩子到了上初中的时候了,是到本乡中学读初中还是转到城里去读初中?这个问题成了两口子很长一段时间争论的焦点。妻子邵静希望孩子到本乡初中就读,舍不得年幼的儿子远离自己去30公里外的县城去上学,说孩子小,生活不能独立,势必给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造成太多压力,同时增加家庭开支,加重了家庭负担。而姜兆东则不然,他说:“孩子小是事实,但从小就要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生活意志,城里学校不仅教学质量高而且各方面条件好,所以我义无反顾地选择把孩子转到城里去上初中。至于开支嘛倒不怕,父母挣钱不就是想换来孩子的学习环境和效果吗?”就这样,妻子最终同意了丈夫的想法。

    姜兆东接着对调查员说:“半年多来的实践证明,我的选择没有错,孩子到县城三中上学以后,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也从不乱花钱,这让我们两口子感到很高兴。”

    听完姜兆东自信的诉说,同车的乡亲们都投去了敬佩和羡慕的目光,并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调查员随即跟几位乡亲攀谈了起来。“我的孩子是五年前转到城里去上学的,城里的教学质量是好些,现在他已经上大学了。”一位年近五十的王姓农民说。“我家也是,我家的女儿原来在乡里中学上初中成绩一直不太好,2001年转到城里上初中后成绩直线上升,顺利考上了本县的重点高中,如今已是郑大二年级的学生了。”沈岗村农民朱万毅也抢着说道。“俺也准备把自己刚上初中的儿子转到城里去上学,将来争取上个名牌大学。”……听着乡亲们的纷纷议论,调查员一时无语,怎么也轻松不起来。

    调查结果:把孩子转到城里上学是很多家长权衡利弊后的艰难决定

    家长愿望:希望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将来考个名牌大学

    周刊调查员:固始县徐集乡文化中心 丁昌铭

    

    如今,农民的孩子进城上学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在城里的每所学校,农村来的学生占了很大的比例。日前,调查员深入夏邑县农村作了调查,了解到农村孩子进城上学的主要原因。

    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农村学校基本办学设施相对不足。教室、食堂、运动场地和卫生设施达不到基本要求。个别学校近百名学生挤在一个班上课,两三个学生合睡一张床。

    农民祝栋杰的儿子学习成绩在乡中学名列前茅,享受着“两免一补”,然而今年,祝栋杰却心甘情愿拿高额的学费把儿子转到了县城的一所中学。记者问其缘故,祝栋杰说:“我们乡中学由于学生多,学生上学要自带桌椅,个别班级挤满课桌。城里的学校虽然学费贵,但学校环境好、管理好,能给孩子学习带来很大方便。”

    按照现行教师编制标准,农村初中、小学的教师每人负担学生数分别为18人、23人,城市初中、小学为13.5人、19人,而实际农村初中、小学的教师每人负担学生数都远远多于这个标准。另外,农村学校的外语、音、体、美教师严重不足,一些课程无法开设,难以实现素质教育。

    现在的农村,越来越多的农民夫妇一起外出打工,带着上学的孩子外出不方便,把孩子交给年长的父母又不放心。而城里的学校,有不少是全封闭式管理的,于是,他们就多花钱把孩子送到城里的学校,这样就解决了后顾之忧。孔庄乡的陈大勇夫妇在杭州打工,两个孩子都上初中了。陈大勇考虑再三,把两个孩子送进了县城里一所私立学校。他说,多花点钱没关系,在外打工放心是最重要的。

    李集镇靠经商富起来的农民刘锁,把孩子转到县城里的学校,原因是别人家的孩子有送县城上学的。刘锁说:“我永远忘不了过去的穷日子,现在富了,人家的孩子能去县里上学,咱的孩子也能去,我不心疼那几个钱!”

    杨集镇农民赵开就不一样了,他和爱人种着几亩薄田,而且父亲还患有重病,每天都要挂吊针,为此他欠了一屁股的债。可他的独生儿子非要进城里的中学读书,最后他借了1000多元学费,把儿子送进城里的学校。

    调查结果:农村孩子进城上学主要原因是,农村学校设施较差,学科结构不合理,留守儿童无人看管,也有的人是盲目攀比

    家长愿望:为孩子的教育提供尽可能好的条件,希望城乡教育能同步

 


—— 信息源自:大河网-河南日报农村版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