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演练中,“野狼”遭敌导弹袭击,“飞鹰”受命前往救援。然而,“野狼”却望眼欲穿,却始终没盼来救援队——“飞鹰”你在哪里?
元宵节期间,驻滇某高炮旅在复杂电磁环境条件下,某综合训练场进行了一场带有实战背景的战术对抗演练。代号“野狼”的某连遭敌人导弹袭击,出现小面积人员“伤亡”。指挥所命令代号“飞鹰”的野战医疗救护小组前往抢救。然而,只需30分钟的路程,“野狼”苦等了2个多小时,“飞鹰”仍不见踪影。最终,因人员“伤亡”过多,野狼不得不提前推出演习。
“飞鹰”到哪里去了?经调查得知,由5名医疗人员组成的救护小组受领任务后,带着指北针、军事地图以及医疗器材,前往指定的地域救援。他们按着想当然的路线前进,结果走错了方向。发现后,救援小组又因无人会使用军事地图,最终无法准时到达指定救援地域。
医疗救护小组不能准时实施救治影响了整个战局,演习以“野狼”的失败而告终。在演习总结会上,医疗救护小组组长作了检讨,可会后他们的一句牢骚却给旅党委敲响了警钟:“医务人员只管医救病人,哪还懂什么军事地理!”
一个医疗救护小组的失利给演习造成影响,在该旅尚属首次。后勤保障人员要不要参加军事技能训练?未来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医务人员光会治病行不行?旅党委从这次失败的教训中得出结论:“保障员首先是战斗员,不能光把眼睛盯在平时,更要立足于战场。后勤保障能力和作战能力是相辅相成,我们必须重视抓好后勤保障人员的保障技能训练,对相关的军事技能决不能放松,而且要抓紧抓好,像抓基本技能训练一样抓好军事技能训练,这样才能锤炼出合格的后勤保障人员。”
随即,旅领导组织后勤部门官兵对照新大纲的训练内容及要求,认真查找了后勤分队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了《后勤保障人员训练措施》。对所有的“粮草官”、“八大员”按普通一兵的要求进行训练。旅后勤部还建立了督导小组,检查落实情况,促使后勤官兵在熟练掌握本职技能的基础上,熟悉军事地形学、军事法规学等相关知识。他们还结合战备演练、野战拉练和野外驻训等有利时机,全面摔打磨砺后勤保障人员,有效地促进了保障分队综合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