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市各中小学在新学年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广,学生在选购课外教辅书方面也多了一份理性---
水母网2月12日讯(记者 郭明新)随着我市中小学将迎来新学期,不少学生都开始为自己准备开学用品。面对当前一系列素质教育政策的落实,以前很是热卖的教辅书市场是不是也有些新变化呢?记者通过走访市区各大书店发现,学生在选择教辅书上所持的态度更为理性。
教辅书销量同比下降10%
昨天上午,记者在北马路上的一家新华书店教辅材料专区发现,前来为孩子挑选辅导书的家长只有寥寥几位。虽然书架上教辅书籍种类齐全,各种书均有十几本整齐地堆放在醒目位置。比如小学生常用的《一课一练》、《同步学习与辅导》等往年热销的书籍如今虽然货源充足,但销量却并不理想。据书店工作人员介绍,与往年同期相比,今年的销售总量下降了近10%。
同样的情况在其他书店也在不同程度的存在,工作人员普遍反映教辅书市场的人气度比往年略有下降,去年的这个时候早已是人头攒动,但今年挑选教辅的火爆场面还迟迟未现。
选择辅导材料更理性
在北大西街附近一家书店内,张女士正领着孩子在寻找二年级语文的《随堂小卷子》,得知已售完后,她们又看了看同类教辅书,可考虑了许久还是空手而归。“以往,碰到脱销情况,我们可能会选择其它教辅来替代,结果越买越多,孩子也未必能都看完。现在孩子父母挣钱不容易,与其乱买浪费钱,不如多跑几家书店,精选一本最适合的。 ”张女士这样说。
相比较过去一买就是十几本,今年不少家长在挑选教辅时更趋于理性,普遍精打细算,坚持“不多买,不乱买”的原则。还有的家长在休息的时候自己带着孩子以往学期的辅导材料单子 “按图索骥”抄写书单,生怕买错浪费钱。
辅导书籍没必要买太多
对于家长和学生在选择教辅材料上的变化,记者采访到了烟台二中初三学生张伟,他告诉记者,以前每次开学前都会买好多辅导材料,就拿去年来说,开学前自己去新华书店买了英语、数学还有地理等方面的好多辅导书,基本每一门课都会选上几本,可正式开学后才发现,平时在学校基本都用不上辅导书,只有回家后才能有时间进行复习,到了学期结束时才发现,买来的许多辅导书看了还没一半,还有的书当时买的时候感觉挺好,等用的时候却感觉并不怎么好,包括书里的逻辑编排等,最后直接就放弃了。今年就不同了,只是根据自己的平时学习情况买了几本辅导书,通过这几天的预习感觉还是不错的。
对于今年学生购买书籍更为理性的变化,我市重点高中的一线教师李英认为,学生在辅导材料购买态度上的变化就反映出他们的态度更为理性也更为成熟,也正是素质教育减负的一个缩影。她说,只要是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辅导书籍在选购时,其实没有必要购买太多,不然只会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对学习效果也会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