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图文:志愿者在拉拉手特殊教育中心服务

--------------------------------------------------------------------------------
点击次数:4653  发布时间:2009-2-11 10:33:23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魏秋和PREETI(右二)被分配到拉拉手特殊教育中心服务。

  魏秋和PREETI(右二)被分配到拉拉手特殊教育中心服务,这里有80多名智障儿童。春节前,她们与智障儿童一起排练节目。

  过去的一年,是中国志愿者服务发展值得载入史册的一年。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使得志愿者在中国掀起服务大浪潮,促进了志愿者精神和志愿者文化的交流。中国西安和英国爱丁堡都是历史古城,两座城市在1985年结为友好城市;2008年,这两座城市因志愿者再次结缘,文化交流在西安延续。

  西安两个多月的干旱让生活在南方的余瑶不太适应,感冒已有多日,嘴唇干燥,连说话都很吃力。尽管如此,她仍坚持每天去智障学校服务。余瑶说与这些孩子相处一个月已有了感情,每天不见到这些孩子,心里就像缺了什么。

  29岁的余瑶来自厦门,去年在互联网上报名参加了志愿者国际交流项目(GX项目)。该项目在中英两国招募17名不同背景的志愿者,分别在英国爱丁堡和中国西安两座城市开展为期6个月的志愿服务,这也是GX项目首次进入中国。在此期间,项目成员不允许私自回家。余瑶曾做过志愿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对志愿者有了更深的理解——通过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和帮助更多的人。为了参加这次GX项目,她去年辞去了外企白领的工作,并推迟了生育宝宝的计划,这一切丈夫都很支持。志愿者中9名来自英国、8名来自中国,以两两组对方式寄宿在当地普通家庭里。余瑶和莎莎(SARAH)寄宿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郭老师家。她们称呼主人家为“寄宿家庭妈妈”,在寄宿家里,志愿者感觉就像回到自己的家。余瑶说中西文化有差异,英国家庭注重培养年轻人自立,而在中国就不同了。

  结束了在爱丁堡12周的服务与交流后,余瑶随国际志愿者队伍于2008年12月20日到了西安。在陕西省红凤工程志愿者协会的协助下,17名志愿者被分配到不同的公益机构义务为孤寡老人、智残人士、艾滋病感染者等社会弱势群体服务。

  2009年元旦,志愿者们和陕西“爱之家”感染者支持组织及“黄河慈善厨房”成员来到了山阳县,把从西安募捐来的衣服送到贫困农民的手中。1月11日,志愿者参加了由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爱之家”为艾滋病感染者开展的培训,与他们零距离接触。

  1月17日晚9时,所有的志愿者都收到一条短信:“……一位智障女子不慎走失,请愿意帮忙寻人的伙伴务必于第二天上午9时在钟楼邮局门口集合。”第二天,大家准时到达集合地点,志愿者与智障学校老师分成若干小组,每位成员手举着寻人启事牌,在大街上寻找走失女子。他们的举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关注,经过大家努力,失踪60个小时的女子最终在郊县高陵被找到。

  GX项目组将每周三定为“国际公民日”,也是团队成员聚会的日子。成员聚会时都格外激动,畅所欲言,共同分享各自工作中的收获。同时每周轮换一对生活搭档作为协作者来组织大家开展学习活动,根据项目组规定的国际公民框架,围绕贫穷和不平等、多样性、社区发展、志愿服务、社会行动等六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让每个成员都尽可能参与分享观点和意见。开展针对性的讨论,通过交流培育国际志愿精神,并付诸实践。中方项目干事张晓春介绍说,志愿者给人的印象就是服务,而实际上GX项目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培养年轻人自强自立,融入国际这个大家庭。通过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在公众中传播志愿精神,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中国春节到了,这些志愿者随中方成员回家,在春节假期结束后他们要继续未完的工作。

  资料链接

  志愿者国际交流项目 (GlobalXchange简称GX)GX项目在每个国家的交流期为12周,固定服务岗位,设立具体的服务目标,通过在社区中提供具体而有意义的志愿服务,深入地了解当地社区的发展状况。GX项目强调多元文化的交流,是有关人的发展的项目。

  GX项目已在全球多个国家运作了十多年,2008年7月3日首次进入中国,志愿者通过交流,更好地了解世界,了解自己的国家,提高自身能力,在未来成为更加负责任的社会的主人翁。

 


—— 信息源自: 华商网-华商报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