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考研成功者经验之谈:英语复习真谛及复试心得

--------------------------------------------------------------------------------
点击次数:3123  发布时间:2009-2-3 10:26:31

 

我这次考研比较突出的是英语(82分),应该算高分了,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复习方法,我觉得自己在英语复习方面有一些相对比较好的方法,希望对大家的英语复习又帮助。

单词是学好英语的必要条件,词汇量不够就很难得高分,而很多学生面对厚厚的单词书就绝望了,最常见的情况就是拿着一本厚厚的单词书苦啃,每次都从第一页开始背,遇到会的比较有成就感,遇到陌生的就跳过去,其实这样提高得不多,而且容易产生。我的方法是先把一本比较全的单词书通背两到三遍,然后再通背一遍并把不会的单词抄到一个小本上,这样就避免惰性,只背自己不会的单词,把背会的单词作个记号,如此下去,每次都只背自己不会的,效果会比较好,同时在阅读中去单词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其次就是阅读,阅读所占的比例比较高,要引起高度重视。其实阅读练习不在量多而在精,一本真题和一本阅读足够了,真题非常重要,要反复不断地做,真题虽不多,但是要做七八遍才能真正基本把真题吃透,做到对真题中的每个短语每个句子都完全掌握。第一遍要当作考试,定时定量地完成,将心态调整到考试状态。第二遍要完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根据参考答案对每一道题进行分析,弄明白为什么是这个选项而不是那个选项,作者的出题意图等。第三遍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第四遍分析长难句等等,要把真题吃透并把一些有用的和重要的短语和句子背下来(这对阅读和写作都有好处),要通过一遍又一遍的练习把做题的思路框在真题的做题思路里,这样,考试的时候即使因为紧张或者其它原因没能读懂文章也能将正确答案选出来。买一本阅读资料的目的是为了拓宽阅读面,只读其文章,一般不要做题,一定要把做题的思路框在真题里。其实考试的时候我特别紧张,根本就静不下心来仔细阅读,读完后就稀里糊涂地把答案选出来了,两个小时就把试卷答完了,当时心里特别没底儿,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怎么会取得高分呢?但是最后结果真的很出乎我的意料,我想这就是把思维框在真题里的结果吧。

写作也很重要,需要平时多加练习,关键是要背会一些在写作中可能用到的短语和句子,如:fair play ,academic achievement等,这样就避免写作的过程中出现不会表达或者表达不地道的情况,这些背的材料是平时阅读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也可以将平时觉得有用的短语都抄在一个小本上,训练写作时要学会用上自己积累的短语和句子,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很地道了,那高分自然不在话下了。

当然跨专业最难的就是专业课的复习,首先得入门,我就先阅读两本经济类的入门教材,然后阅读大量的经济类读物,有时也去经济学院旁听一些课程,但是其实考研最重要的就是把学校的指定教材吃透,我前后看了八九遍,原本打算看完十二遍的,但是后来时间不够了。在弄明白主要内容后,必须把指定教材的框架弄明白,而且能基本上把主要内容记下来,这样整个只是系统就有血有肉了,我考前把所有的知识都归纳一遍以增加信心。另外,一定要把目标院校的历年真题吃透,要了解老师会喜欢怎样的答题方式,也要安排好答题时间,考前模拟一下自己能不能在三个时内答完所有的题目,以及如何排版等,一定要注意细节,有的时候一两分就能决定能不能考上。大家一定要注意一点,专业课的复习中,信息很重要,要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这样能事半功倍。

复试的阶段是最容易忽视的,也是很关键的,复试时要与导师面对面交流,跟初试有很大的差别,一定要注意细节。复试过程中信息也很重要,我对复试的内容和流程及注意事项比较了解,复试的复习过程中就有针对性,通过对复试的笔试和面试的历年真题的分析抓住了笔试的重点,复试时就不能轻松应对了。

复试的专业课面试环节至关重要,很多学生进去后答完专业课题就出来了,而对于跨专业考生来说太不占优势了,因此一定要给老师一个要你的理由,这样就要亮出自己的优势。我进去抽了一题后答了一会儿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导师都不搭理我,我当时感觉到自己必须让他们注意我,不然我被刷掉的可能性就太大了,于是我就尽量将经济学跟自己的专业联系起来,同时也讲自己的毕业设计,后来老师也都对我的课题比较感兴趣,还询问我做课题的一些问题,问我能不能帮他们做课题,那一刻,我就知道自己应该没有问题了,因此复试时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优势。

 


—— 信息源自:新浪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