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家协会诚邀学校教育机构广泛联盟,多赢合作共谋发展!

本站首页 广告服务 旧版回顾 会员注册 会员服务 申请友情连接

全国优秀研究生院校报考指南 中国教育第一网欢迎您!今天是

用户登陆口

首页 教育新闻 院校大全 高考招生 考研招生 留学移民 电脑培训 中考信息
各省动态 少儿教育 家庭教育 远程教育 特殊教育 职成教育 就业中心 教育家
教学技术 教学产品 科技发展 高校后勤 教育论坛 热点资讯 国际交际 教育博客
资讯搜索:

后勤改革—为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优质服务保障

--------------------------------------------------------------------------------
点击次数:4019  发布时间:2009-1-21 10:48:3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和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发展,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一校一户办后勤,校校后勤办社会”的高校后勤模式日益显现出其阻碍生产力发展、阻碍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弊端,改革势在必行。同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为改变“学校办社会”的状况提供了可能,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30年来,在社会大形势的推动下,清华后勤始终置身于改革之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改革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取得很大进展,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清华后勤改革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0年~1992年,主要是推出各种形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实行奖励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收入分配和劳动成果挂钩。第二阶段是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1992年~1998年间进一步解放思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下,重点转换机制,实行分流,并相应进行体制调整,初步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第三阶段是1998年国务院在上海召开高校后勤社会化工作会议以来,清华加快了后勤改革的进程。

  学校始终强调后勤工作是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为培养人服务、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师生员工生活服务。在推进后勤改革的过程中,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学校为主体、体制改革与机制转变并重、服务专业化的原则。按照小机关、多实体的模式积极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明确各实体的职能定位,理顺内部关系;大力推进运行机制改革,适度开放校内市场,实事求是地引进社会优质资源,努力构建“管理科学高效、服务优质规范、保障安全可靠、资源配置合理、环境文明优雅、全面和谐进步”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1998年,学校提出建设“绿色大学”的目标,绿色大学建设办公室与修缮中心密切配合,以丰富校园植物品种为重点,以增强校园文化氛围为目标,不断提高校园景观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目前,全校乔灌木树种已经达到810种,有世界五大行道树之称的银杏、法桐、七叶树、鹅掌楸、椴树全部落户清华园。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不断改善,校园成为各类植物品种的展示基地和普及植物常识的课堂。

  学校现有学生食堂10个、教工食堂6个,以10余种经营风格、不同服务内容的就餐形式较好地满足了师生员工的饮食需要。现有学生公寓楼47栋,总建筑面积约45万平米。其中,2004年竣工的紫荆学生公寓区总建筑面积37万平米,实现了本科生4人/间,硕士生3人/间,博士生2人/间。学生平均就餐面积和住宿面积达到教育部评估标准。

  校园安全管理以专业化的安保队伍校园巡逻为基础,大力加强技术防范工作,形成了点(校门设防)、线(校园巡逻)、面(单位防范)覆盖,实现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安全体系;重点加强了对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定期进行消防和安全演习,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校医院总建筑面积10000平米,设有近20个临床医疗医技科室,拥有一批先进的检查和治疗设备,为师生员工的健康提供了保障。
 
  在保障师生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后勤通过各种途径实现“服务育人”的根本目标。校内所有学生餐厅都张贴着“优质服务,文明用餐”、“节约粮食”等标语,低价菜、免费汤、“百元含量”营养指标成为餐厅的考核内容。在全国食品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我校通过建立绿色食品基地、调整伙食结构等各种措施,控制校园伙食价格,特别是保证学生伙食的稳定。

  学生公寓既是学生生活场所,又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学生公寓工作助理纳入学校“三助岗位”,成为加强公寓文化建设和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力量。教学楼干净整洁,各种品位高雅的字画、摄影作品及生机盎然的绿植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学生公寓、学生超市等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约300多个勤工助学岗位。

  在后勤服务中,学校充分应用科技手段,成效显著。后勤综合服务平台整合了餐饮、住宿、修缮、会务、车辆等20余类服务项目,涉及后勤服务保障的诸多领域。在平台上可以进行咨询、预定等业务,真正实现了各项业务的“一站式”办理。校园地下管网综合地理信息系统(TSPIS)为校园规划、建设和设施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吉林、黑龙江、山东、内蒙古等地建立6个绿色食品采购基地,提供了大米、面粉、鸡蛋、木耳、蔬菜等质优价廉、安全营养的绿色食品。从德国引进生产线经过改造后,对肉类集中加工,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确保了食品卫生。

  学校在后勤服务各领域广泛利用新技术新工艺,节能降耗效果明显。据统计,校内食堂的水、电、气消耗占营业额的比例低于北京市标准化食堂资源消耗标准的40%。在学校建筑面积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全校用水量逐年减少,2007年比2000年减少31.9%,2008年的用水量更是大幅度降低。校园路灯采用智能光控等技术,按日升日落时间自动调节路灯的开关时间,全年可节电150000度。采用供暖管网节能控制系统,初步实现按需供暖、分时供暖,综合节能率可达5%。学生浴室IC卡系统开通后,年节水约3.2万吨、节电近80000度、节约天然气约120000立方米。

  学校在后勤体制和机制上持续创新,充分发挥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师生满意度不断提高。现有8个餐厅达到卫生部A级食堂标准,6个面向学生服务的食堂、13栋本科生学生公寓全部通过北京市高等学校标准化学生食堂、学生公寓验收。2006年饮食服务中心、物业管理中心均荣获“北京高校先进集体”称号,饮食服务中心观畴园餐厅、物业管理中心紫荆学生公寓办公室还分别荣获了北京团市委的“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我校也被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为全国绿色大学示范单位,2005年被评为北京高等学校科技创安工作先进学校,并连续4年被评为北京市消防工作先进单位。

  按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要求,清华已初步完成了《清华大学校园规划》的修编和《清华大学校园规划史》的编撰工作。在基本建设方面,新清华学堂、艺术博物馆、人文社科图书馆等迎接百年校庆工程的前期论证和报批工作也已启动。

  多年来,后勤围绕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目标,坚持“练内功、自强后勤,创一流、厚德服务”的指导思想,以“师生满意、学校满意、员工满意”为工作目标,通过深化改革、规范管理、提高服务与保障水平,不断为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做出新的贡献。(清崛)

 

 


—— 信息源自:清华大学新闻中心

 
产品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京ICP证000045号-83
项目合作:010-64803353
邮箱:bj64801986@126.com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信箱
中国香港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8-01-06-0
咨询电话:010-64803658 香港电话:852-2915.7428 传真:852-2915.6313